今年,“着力打造演艺之都”写入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由此可见,西安打造“演艺之都”已经按下了加速键。
01“演艺之都”由来已久
如何将西安打造为“演艺之都”?
西安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演艺之都”?
与其他“演艺之都”相比西安有何不同?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有了答案。在2019年,西安旅游演艺联盟宣布成立,《中国演艺之都西安宣言》发布之时,打造西安成为“中国演艺之都”的构想就进入了实施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餐饮+唐宫乐舞”演出模式的横空出世,颠覆了很多人对旅游的认知。作为中国第一个将“演艺”引入旅游的创举,西安唐乐宫开启了中国旅游演艺的先河。
从此,旅游与演艺在这片土地上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02打造“演艺之都”恰逢其时
打造“演艺之都”,西安凭什么?
近年来,随着华夏文旅、宋城千古城和乐华城等国内知名旅游演艺企业纷纷进入西安,为西安打造“演艺之都”创造了重大机遇,西安演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8年华夏文旅携《驼铃传奇》正式在西安登台;2020年西安联合宋城演艺打造的《西安千古情》正式亮相……从中国第一台旅游演艺,到如今的十多台大型旅游演艺矩阵,历经30余年发展,西安已经成为国内旅游演出项目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城市。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无界·长安》等17台重点演艺共计演出1377场,门票收入超亿元。
这份“硬核”成绩单的背后,必然离不开政府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推动文旅项目扎根西安,助力“演艺之都”建设的支持。2022年,西安市89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文旅项目就有86个,去年增加到92个。
打造“演艺之都”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其中,最基础的条件是有剧院、剧场的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西安千座以上的大型剧院已有10余座,中小型演出聚集地50余家。丝路欢乐世界琴音剧场、开元大剧院等的陆续投用,西安大剧院、泾河新城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新空间新地标的即将亮相,将共同构成西安成熟的剧场演艺生态群。
今年春晚西安分会场,让西安大放异彩,《山河诗长安》惊艳世界。西安,再次成为顶流。
其实,西安的旅游市场一直很火爆,近3年接待游客均超2亿人次,去年更是达到2.78亿人次。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演艺作品、良好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客源,这是西安打造“演艺之都”的底气。
此外,西安其他方面的优势也逐渐凸显。
比如,科技“赋能”。冰火《长恨歌》将现代科技与文化景观深度融合,实现北方冬季实景演艺零的突破;今年春晚分会场中来自西安企业诺瓦星云的8K超高清、裸眼3D、XR等显示技术,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科技手段的应用,在为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和别样观赏体验的同时,也为舞台艺术注入了新动能和再生活力。
还有“外援”助力。随着高品质文艺演出的不断引进,除了西安市民,拖着行李箱来西安看演出成为许多周边省市剧迷的“常规操作”,“因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
而西安戏剧节、丝路国际艺术节等多种类型戏剧节的举办,西安戏剧学院的获批建设无疑也给西安演艺产业增添了更多可能。
由此看来,西安打造“演艺之都”已成为必然的历史趋势和选择。
03“演艺之都”新思考
旅游演艺作为演艺产业的重要一支,已成为西安演艺产业的中流砥柱,然而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西安旅游演出常常刷屏,但是剧院、剧场里的文艺演出却很少“出圈”。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推动精品剧目创作。作品永远是演艺繁荣的内在支撑,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六十多年经久不衰;宝岛台湾1986年推出的《暗恋桃花源》在全国巡演至今……这些都是戏剧艺术的典范。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西安坐拥着庞大的素材库,西安应该立足本土资源,将精品剧目创作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加大对优秀原创精品剧目的扶持力度,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全链条扶持文艺精品生产,以此吸引更多优秀剧作者来西安创作,力争为观众呈现一批高质量的原创经典剧作。
创新展演模式。上海与英国联合制作的《不眠之夜》,是躺在不少年轻人收藏夹里的“待体验项”,沉浸式观剧的模式,一经上演就获得了高评分和好口碑,平均上座率高达92%,打破了全国驻场演出的票房纪录。打破传统观剧方式,创新剧目体验方式也能为文化新消费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开辟演艺新空间。艺术的生产和需求不是只有特定的模式,当“95后”“00后”逐渐成为线下演出的消费主力军,他们不再满足于在专业大剧场里看到的文化盛宴、演出大餐,“Z世代”的年轻人更追求个性,追求独特而新奇的体验。
如何利用演艺这把“钥匙”,解锁更广阔的“演艺新空间”,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安有能力肩负起创作高质量演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理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这样的使命。
西安着力打造“演艺之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