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碑林。穆涛 制图
安居乐业、幼有所托、老有所养、困有所助……你的这些期盼,也是西安市碑林区正为辖区人民奋力建设的“幸福碑林”。
2024年以来,西安市充分发挥“八个新突破”工作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推进为民实事。西安市碑林区坚持人民至上、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奋勇争先,优化辖区群众全龄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供给。
“高校毕业生在大四一整年,都可以参加我们提供的各项免费培训,在学历教育的同时,可以掌握一个职业技能,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就业。”西安市碑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主任安博介绍说。
6月20日,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将“家门口就业”招聘会搬到早市上来,帮助社区居民就业。新华网 郝云菲 摄
据了解,今年以来,碑林区就业中心除了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高频次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活动外,还加快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服务进社区活动。上门入户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精准服务,探索建立“铁脚板+智慧板”家门口就业帮扶模式,切实提升就业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截至5月底,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31人,完成年目标任务12000人的81.9%;失业人员再就业1032人,完成年目标任务2400人的4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7人,完成年目标任务350人的51.1%,全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碑林区还优化养老布局,打造全市“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示范区”,积极研发“碑林区‘融救联助’服务平台”,重点打造11个国家级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点,延伸为民服务“触角”,让“民之所盼”成为“政之所向”。
“很多在册困难群众,你只给钱并不能完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说腿脚不方便,又必须经常去医院,很多老年人面临空巢的问题等等。”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书记杨潇介绍说,“我们连续100天下院落开展‘敲门行动’去摸排辖区情况,摸出居民需求清单。并成立服务队定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工作人员连续100天下院落开展“敲门行动”摸排辖区情况。(拼版照片,由黄雁社区提供)
“融救联助”救助服务体系是碑林区黄雁社区探索出的一条救助帮扶体系。通过梳理政府的救助保障政策,链接社会各方资源,重点为困难人群实施生活、专项和急难救助,同时帮助更多未达政府救助要求但有困难群众。
“正在研发的碑林区‘融救联助’服务平台,就是希望能及时掌握民生痛点、突发问题,以期实现民生问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根本转变。”碑林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常晓华介绍说。
西安市碑林区还加快优质教育扩容提质,2023年新增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学位1335个,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并坚持把“双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学生在学校与新华书店联办的“合木书馆”阅读。
“‘双减’实施三年来,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思维更有深度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落到了实处,课后服务也满足群众家长之需。”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教导副主任屈璞介绍说。
在日前举行的西安市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关于建设“幸福碑林”,碑林区提出2024年要实施就业服务提质、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大工程’;新组建3个高中教育集团、4个城乡学校共同体,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围绕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托管等9大功能,逐步实施19个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新建改造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郝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