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3日,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3名县级领导分头蹲点下沉,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蹲点村全覆盖入户走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等7个方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工作,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你儿子在浙江务工,收入怎么样?”“跨省交通补贴享受没有?”……
11月3日,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团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马飞深入莲花台村台子组,与脱贫户董凤娥面对面交流,了解她家脱贫后的收入情况和生产、生活现状。董凤娥笑容满面,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11月2日起,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动员17个帮扶单位和镇村全体干部,下沉到13个村,与帮扶户近距离沟通,了解他们务工就业、子女上学、产业发展、身体状况及收入支出情况,在详细了解“三保障”和生产生活状况的同时,向他们宣传耕地保护、医疗保险、就业帮扶等帮扶政策,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帮扶户共同商议解决措施,提出相关建议,鼓励他们勤劳致富。带着问题深入一线,对巩固衔接、乡村振兴各类问题把脉问诊。
查找问题,“解剖麻雀”
“我组16户46人,组内农户住房都安全,收入没有问题,就是自来水供应不上,说是要修个蓄水池,迟迟不见动工······”“你反馈的问题,我知道了,临近立冬,再不启动实施,工程质量就不能保证了,会后我将与水利部门对接,争取近期就动工。”这是11月2日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在瓦窑岭村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解剖麻雀会上,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副团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端强与瓦窑岭村瓦窑沟组组长的一段对话。
李端强等3名工作团领导在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干部的陪同下,通过查阅档案、入户走访、座谈了解、个别交流、实地查看、随机访谈等方式,一路看、一路问,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短板,并一一“解剖麻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表示对问题照单全收,并表示按期将查找的问题清零销号。
严字当头,销号清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当前,村上把香菇种植基地二期建起来了,香菇采收进入黄金时期,看到附近的村民能在这里挣点零花钱,改善点生活,解决部分闲置劳动力想就近务工的想法,你和海永书记都有功劳。”这是11月3日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副团长、县政协副主席江学谦在地坪村组香菇种植基地二期与村党支部书记曹振祥之间的对话。
“医疗保险关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健康风险是不可预测的。有些群众,只给家里老人和小孩交,想着自己年轻交浪费。可即便年轻人,也无法完全排除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一旦遭遇不幸,没有医保的庇护,高昂的医疗费用足以让一个家庭瞬间陷入困境。我们要实现辖区内应缴尽缴,应保尽保。”这是11月3日商南县湘河镇工作团副团长、湘河镇党委书记李海永在汪家店村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解剖麻雀会上,向各村民小组长宣传医保缴费时说的一段话。
本次蹲点“解剖麻雀”,突出一个‘严’字,真找问题、找真问题,既能掌握基层一线具体情况,了解难点、堵点,又能促进工作提升。农村闲置劳动力务工增收、群众医保缴费意愿不强等大排查出来的问题,正逐步通过项目带动、加大宣传等方式,逐步化解。
据悉,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工作以来,商南县湘河镇已对13个村(社区)开展一轮镇级交叉检查,打造样本村1个,查找出防返贫动态监测、驻村帮扶、饮水保障、高标准农田、群众增收、矛盾纠纷等方面问题36个,已整改31个。下一步,将组织由镇衔接办牵头,进行第二轮镇级交叉检查,确保所有问题尽快销号、清仓见底。(余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