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农田,一段段焕然一新的河堤,一栋栋温馨如故的民居,一个个干净整洁的村庄……近期,一场灾后重建与镇区建设的攻坚战正在柞水县如火如荼地进行。
曾经的满目狼藉正逐渐被蓬勃的生机所取代。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者们挥洒汗水,用智慧与担当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崭新画卷。
传统村落美丽“蜕变”
10月18日,伴着淅沥的小雨,走进柞水县社川河畔,行走在凤凰古镇的石板路上,厚重的历史年代感扑面而来,紧密相连的马头墙和星罗棋布的青瓦顶交相辉映,街道旁的古建筑、老作坊和铁匠铺都在静默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凤凰古镇位于柞水东南部,古街建筑是以四合院为主的徽派建筑,建造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2002年12月被列入省级第四批“古建筑群居民”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个传统古村落,在如何保护好和发展好这一重大挑战面前,凤凰镇作出了诸多尝试。
镇区建设是凤凰镇寻求突破发展的新机遇。随着全县旅游发展步伐的加快,凤凰镇借助古镇资源,建成了社川河文化旅游带、皂河农林种养带、水滴沟中药花卉特色带和大寺沟生态山水乡村带,形成了“一主多辅”的乡村发展格局。凤凰镇正逐渐蜕变成一座“宜游、宜居、宜商、宜业”的文化名镇、旅游强镇、商贸重镇。
“我们在镇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古镇传统文化、农村乡土文化,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镇区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了点位有特色、处处是景观、群众得实惠的镇区环境新格局。”凤凰镇党委书记赵鹏介绍道。
走进凤凰镇新建的全民运动公园,蓝白红相间的彩色步道引人注目。沙池里,孩子们在嬉戏打闹;健身器材上,中年人在强身健体;花坛长廊边,老人们悠闲地唠着家常,一股悠闲恬静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口袋公园是镶嵌在镇区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乡村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
据了解,凤凰镇自镇区建设以来,广泛动员干部群众一起参与到建设中来,采取自愿报名、自发投工投劳、参与设计监督等方式,拆除废旧空间,对居民房前屋后、院落空间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改建公厕、停车场、小广场、小游园、网红菜巷子、流动摊位市场等基础设施22处7520平方米,建成全民运动公园、篮球场、羽毛球场、临河健身步道等运动设施11处,建成公共绿地区、向日葵观光区、传统文化展示墙、古镇导览墙等旅游文化设施8处,涉及3村1社区1229户,共计22公里。
“我们在镇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一次性拆除、一体化建设’的原则,现在镇域面貌有了质的改变与提升,门前见绿、院内见花,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图景正逐步变成现实。”赵鹏说。
康养小镇实力“出圈”
“自从咱朱家湾旅游火起来了,我们都用自己的房子办起了农家乐,当起了老板,既荒废不了这农家菜的手艺,还能边赚钱边兼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在牛背梁景区边上,红庙河农家乐老板郑传家开心地说。
朱家湾村坐落于柞水县营盘镇西北部,地处秦岭腹地乾佑河源头,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
近年来,营盘镇在镇区建设上持续发力,聚力补齐短板,建设和美集镇。先后实施了高速路口至黄花岭国道211公路改扩建、云山湖大道、牛背梁景区道路改扩建等项目;修建生态停车场5处300多个车位;实施了镇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老街改造、电缆落地等项目;建立“政府购买+市场管理+商户参与”的常态管护维护机制,聘请第三方公司负责基础设施日常维护管护;组建镇区治理综合执法队,构建起由点到面、全域覆盖的专职化、网格化管理治理机制。
“我们把文化、旅游、康养、美学‘四大元素’注入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全过程,先后实施了小游园建设、临街店招提升、亮化路灯更新、老旧房屋立面改造、‘五美庭院’建设等精细化项目,真正实现了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彩。”营盘镇镇长王凤鹏在介绍镇区建设思路时说道。
如今的营盘镇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镇等荣誉。特别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文旅”产业的朱家湾村,获评“陕西首家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巍巍秦岭蕴养出钟灵毓秀、物产丰饶的柞水。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柞水县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和谐镇区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揉捻在“统一规划、分片实施,节约资金、发动群众,各尽其责、合力攻坚”的思路中,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拆除违规建筑,下茬整治秦岭“五乱”问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村庄院落,优化功能布局,提升镇区品位。
据了解,柞水县依托独特的气候环境和资源禀赋的生态优势,组建成立新业态发展公司10家,盘活闲置宅基地600余宗,打造“五美庭院”2100多户。接连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荣誉称号,“秦岭闺秀·康养柞水”品牌全面唱响。
这一份份接踵而来的荣誉,是柞水将气候生态品牌创建和镇区建设有机融合的成功实践,也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一个个缩影。
农业强镇坚强“复原”
今年7月中旬以来,柞水县遭受连续强降雨,全县多个镇(街道)住房、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67亿元。
“这次村上受灾,大家伙儿都不容易,我来帮忙做饭,让他们能在这特殊的时刻吃上一碗可口的饭菜,能为大家出一份力,心里挺踏实的。”7月22日,杏坪社区鹰嘴石移民安置点,正在忙着为受灾的300多名群众准备晚饭的杏坪社区村民齐云说道。
位于柞水县农业强镇杏坪镇的鹰嘴石移民安置点是本轮降雨受灾最严重的村落之一,仅搬迁点就有84户354人受灾,倒损房屋13户,其余群众家中一楼均被水淹,留下大量淤泥。
“灾情发生后,我们迅速组织群众自救,同时调度挖机、铲车帮助群众清理淤泥,恢复正常生活。”杏坪镇杏坪社区党支部书记詹诗意说道。
在鹰嘴石安置点,大锅灶、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杏坪镇抢抓晴好天气,组织镇村干部和受灾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清淤、清障工作,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面对灾情,作为传统农业大镇的杏坪镇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分类落实救助政策,累计发放小额临时救助资金15.34万元,赔付农房保险36.611万元;实施河堤新建项目,修整加固建筑倒塌部分,解决了120户居民的就业问题,提升房屋84户,修缮院落65处,新建口袋公园、广场2处,修建停车场1个;广泛开展应急避险知识学习3次,排查险工险段19处,加固隐患点38处。
“灾情发生后,我们农业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农业灾后重建方案,组建3支农业灾后重建指导组,开辟出因灾防返贫监测帮扶‘绿色通道’,积极争取农业灾后重建项目和资金,全县农业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玉峰说。
据了解,“7·19”洪灾造成全县54个村(社区)大面积农田被毁、农作物绝收,大量村集体木耳大棚被冲毁、养殖设施损毁,农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亿元。
柞水县精心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及金钱河、社川河流域重点村庄规划,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为受灾群众优先选择合理的安置方式,用好危房改造、农房保险、应急救灾资金补助等政策,全力保障群众的住房安全。
柞水县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全县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受灾群众不等不靠,形成了争分夺秒、大干快上、攻坚克难的良好工作局面。(张莹雪 詹诗涛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