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这些秋季健康俗语 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0
分享至

寒露节气已过,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由凉转冷,昼夜温差变大,这样的气候特点容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民间形成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健康俗语,像“秋燥猛如虎” “春捂秋冻”“寒露脚不露” 等,如何科学理解这些说法?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帮助人们远离疾病,保持健康?听听专家怎么说。

“寒露脚不露”有何依据?哪些人群需重点关注?

昨天是寒露节气,民间一直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阳气收敛,寒从“足”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为什么这个节气不能露脚?如何防护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寒露脚不露”就是寒凉已经显露了,足部要注意保暖的意思。尤其是需要提醒三类人群重点关注:

一是体质偏寒,平时怕冷且容易感冒的易感综合征人群;

二是经常痛经的女性,痛经时候有肚子凉、腰凉的症状,要额外注意足部保暖;

第三类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本身阳气就不足,特别容易感寒,而感寒最容易从脚开始,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候鸟老人”一到冬天的时候就喜欢到南方去生活。

如何预防?仝小林说,中医有很多方法御寒,比如“胃寒”的人群,吃点凉东西胃就不舒服,平常可以多食用一些“炮姜”。还有全身都比较怕冷的人群,可以在家用艾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暖水袋外敷,比如晚上睡觉之前用暖水袋焐焐肚子、腰、腿。另外还可以用麻黄、桂枝、透骨草、生姜这类温经散寒的中药,煎煮之后泡脚或者泡澡都很好。

俗话说“秋燥猛如虎” 如何科学防“秋燥”?

我们常听说“秋燥猛如虎”,这句俗语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形容秋季气候干燥对健康产生的显著影响,意在提醒人们注意防“秋燥”。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秋燥”呢?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气温下降,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燥胜则干”,所以秋天人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养阴和润燥。

日常应该怎样预防?仝小林给大家支了几招:

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建议尝试清代的瘟病学家吴鞠通用于缓解“秋燥”的“五汁饮”,本来这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缓解“秋燥”的时候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来比较方便。包含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放在一起榨汁,榨汁后直接喝,也可以兑一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

如果准备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的饮料。

都说“春捂秋冻” 怎么“冻”更科学?

“春捂秋冻”这句俗语很多人都熟知,意思是在初春时天气逐渐转暖,不要急于脱掉棉衣,适当“捂”一点;在初秋时,也不要刚有点冷就穿太多,适当“冻”一点,这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呼吸)科主任医师樊茂蓉介绍说,进入秋季,天气转凉,人体阳气渐弱、阴气渐长。此时不宜增添太多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天气,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气的生长。

但“秋冻”不是盲目挨冻。樊茂蓉提醒道,要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增加衣服。初秋暑热未消,气温在15—20摄氏度时,早晚人体能感受到一些凉气,此时不要着急添加过厚衣物。中秋节前后,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添加衣物要适当,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

樊茂蓉同时提醒大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太适宜“秋冻”。另外,平素怕冷、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等气虚、阳虚体质的人群也不太适合“秋冻”,应避免过度耗损阳气。特别老年人和儿童御寒能力弱,应注意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此外,有些身体部位不能“冻”,反而要注意保暖:如头颈部、肚脐、膝关节、双脚等。

“春困秋乏”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但很多人却感到四肢无力,懒动懒言,睡眼蒙眬,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秋乏”。

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解释说,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弱化,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此时人们的身体就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为了避免影响工作和生活,如何克服“秋乏”呢?李艳玲说,克服“秋乏”应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针对性的合理调整,包括起卧、饮食和运动等。其中,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以适应“秋乏”;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柑橘、柿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的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秋季天气舒适,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打打球、练练拳、跳跳舞等,都有助于摆脱“秋乏”困扰。

“贴秋膘”有讲究 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

提起“贴秋膘”,很多人就认为是“以肉贴膘”,大鱼大肉,大快朵颐。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确地“贴秋膘”?这个阶段肥胖人群还可以正常减肥吗?

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秋膘”这个词既有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生理现象。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食物就少了,所以在秋天的时候赶紧“贴秋膘”,这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都是古代食物非常少时候的进补方法。

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如果抓“秋膘”,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一般人需要在这个时候有秋补,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仍然要很好地控制饮食,一个是吃得不要太油腻,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点山楂或者喝点普洱茶、红茶这类的,多吃蔬菜、水果。另外,要适当运动,把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我们经常说“腰带少一寸,健康多一分”。再就是用一些非药物的疗法,像刮痧、火罐这些方法促进新陈代谢。在原本秋天、冬天的时候代谢减慢的情况下,可以用非药物的一些疗法来加速代谢,所以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秋季是疾病高发期,做好健康防护非常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合理保暖、补水、作息、饮食、心态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科学调整,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有效措施。愿每个人在享受秋天美景的同时,都能呵护好身体,度过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秋季。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染色体多一条,长相像一家?为啥唐氏儿千人一面,还“挑”妈?

染色体多一条,长相像一家?为啥唐氏儿千人一面,还“挑”妈?

向航说
2025-09-04 00:05:03
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赵心童遭惨败,斯佳辉3连鞭出局

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赵心童遭惨败,斯佳辉3连鞭出局

徐扙老表哥
2025-09-18 05:59:14
俄白3万大军硬刚北约4万大军,印度突然出兵援俄,英媒谴责触红线

俄白3万大军硬刚北约4万大军,印度突然出兵援俄,英媒谴责触红线

Ck的蜜糖
2025-09-18 06:51:16
水球大战漏判越位!足协评议:南通球员倒地后越位触球,进球无效

水球大战漏判越位!足协评议:南通球员倒地后越位触球,进球无效

直播吧
2025-09-17 23:21:02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江西48.8万彩礼后续:男子转头退婚提豪车,女子破防:要告你强奸

鋭娱之乐
2025-09-09 22:24:54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向太称曾借给刘德华4000万,还没打欠条

向太称曾借给刘德华4000万,还没打欠条

红星新闻
2025-09-16 17:49:21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贵圈真乱
2025-09-08 10:32:06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36年前陈宝国主演的盗墓恐怖片!尺度大到少儿不宜

36年前陈宝国主演的盗墓恐怖片!尺度大到少儿不宜

释凡电影
2025-08-14 09:33:19
陕西省大学排名“大洗牌”!西工大第二,西农第四,长安大学第七

陕西省大学排名“大洗牌”!西工大第二,西农第四,长安大学第七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7 17:29:04
塞尔维亚亮出红旗-22,震惊欧美

塞尔维亚亮出红旗-22,震惊欧美

世家宝
2025-09-17 18:59:12
6亿打水漂?投资人揭《美人鱼2》不上映原因,劣迹艺人害惨周星驰

6亿打水漂?投资人揭《美人鱼2》不上映原因,劣迹艺人害惨周星驰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00:48:54
辱骂法官罚款10万?这官威也太大了吧

辱骂法官罚款10万?这官威也太大了吧

黑噪音
2025-09-17 21:12:49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09-17 23:19:12
禽兽!男粉丝冒充外卖员,与女主播强行发生6次关系,生理期都不放过!

禽兽!男粉丝冒充外卖员,与女主播强行发生6次关系,生理期都不放过!

闲侃闲侃
2025-09-12 08:34:27
癌其实就是一团痰和瘀!记住3个千金不换的“肿瘤天然克星”,化痰散结,逼退癌细胞,不用多花一分钱!

癌其实就是一团痰和瘀!记住3个千金不换的“肿瘤天然克星”,化痰散结,逼退癌细胞,不用多花一分钱!

肿瘤科王红军
2025-09-02 10:56:44
郑爽罕见分享正脸近照,状态清瘦发量堪忧,出国多年还在学英语

郑爽罕见分享正脸近照,状态清瘦发量堪忧,出国多年还在学英语

萌神木木
2025-09-17 17:52:04
美联储主席:降息可被视为风险管理,不希望劳动力市场继续走软

美联储主席:降息可被视为风险管理,不希望劳动力市场继续走软

澎湃新闻
2025-09-18 07:14:26
河南网红“小黑妮”结婚现场直播带货,直播间被封

河南网红“小黑妮”结婚现场直播带货,直播间被封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9-17 10:13:02
2025-09-18 08:20:49

头条要闻

媒体:英国将承认巴勒斯坦美国急了 特朗普上门求人

头条要闻

媒体:英国将承认巴勒斯坦美国急了 特朗普上门求人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房产
旅游
公开课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