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这些秋季健康俗语 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0
分享至

寒露节气已过,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由凉转冷,昼夜温差变大,这样的气候特点容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民间形成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健康俗语,像“秋燥猛如虎” “春捂秋冻”“寒露脚不露” 等,如何科学理解这些说法?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帮助人们远离疾病,保持健康?听听专家怎么说。

“寒露脚不露”有何依据?哪些人群需重点关注?

昨天是寒露节气,民间一直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阳气收敛,寒从“足”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为什么这个节气不能露脚?如何防护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寒露脚不露”就是寒凉已经显露了,足部要注意保暖的意思。尤其是需要提醒三类人群重点关注:

一是体质偏寒,平时怕冷且容易感冒的易感综合征人群;

二是经常痛经的女性,痛经时候有肚子凉、腰凉的症状,要额外注意足部保暖;

第三类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本身阳气就不足,特别容易感寒,而感寒最容易从脚开始,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候鸟老人”一到冬天的时候就喜欢到南方去生活。

如何预防?仝小林说,中医有很多方法御寒,比如“胃寒”的人群,吃点凉东西胃就不舒服,平常可以多食用一些“炮姜”。还有全身都比较怕冷的人群,可以在家用艾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暖水袋外敷,比如晚上睡觉之前用暖水袋焐焐肚子、腰、腿。另外还可以用麻黄、桂枝、透骨草、生姜这类温经散寒的中药,煎煮之后泡脚或者泡澡都很好。

俗话说“秋燥猛如虎” 如何科学防“秋燥”?

我们常听说“秋燥猛如虎”,这句俗语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形容秋季气候干燥对健康产生的显著影响,意在提醒人们注意防“秋燥”。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秋燥”呢?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气温下降,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燥胜则干”,所以秋天人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养阴和润燥。

日常应该怎样预防?仝小林给大家支了几招:

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建议尝试清代的瘟病学家吴鞠通用于缓解“秋燥”的“五汁饮”,本来这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缓解“秋燥”的时候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来比较方便。包含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放在一起榨汁,榨汁后直接喝,也可以兑一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

如果准备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的饮料。

都说“春捂秋冻” 怎么“冻”更科学?

“春捂秋冻”这句俗语很多人都熟知,意思是在初春时天气逐渐转暖,不要急于脱掉棉衣,适当“捂”一点;在初秋时,也不要刚有点冷就穿太多,适当“冻”一点,这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呼吸)科主任医师樊茂蓉介绍说,进入秋季,天气转凉,人体阳气渐弱、阴气渐长。此时不宜增添太多衣物,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天气,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气的生长。

但“秋冻”不是盲目挨冻。樊茂蓉提醒道,要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增加衣服。初秋暑热未消,气温在15—20摄氏度时,早晚人体能感受到一些凉气,此时不要着急添加过厚衣物。中秋节前后,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添加衣物要适当,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

樊茂蓉同时提醒大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太适宜“秋冻”。另外,平素怕冷、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等气虚、阳虚体质的人群也不太适合“秋冻”,应避免过度耗损阳气。特别老年人和儿童御寒能力弱,应注意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此外,有些身体部位不能“冻”,反而要注意保暖:如头颈部、肚脐、膝关节、双脚等。

“春困秋乏”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但很多人却感到四肢无力,懒动懒言,睡眼蒙眬,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秋乏”。

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解释说,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弱化,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此时人们的身体就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为了避免影响工作和生活,如何克服“秋乏”呢?李艳玲说,克服“秋乏”应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针对性的合理调整,包括起卧、饮食和运动等。其中,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以适应“秋乏”;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柑橘、柿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的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秋季天气舒适,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打打球、练练拳、跳跳舞等,都有助于摆脱“秋乏”困扰。

“贴秋膘”有讲究 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

提起“贴秋膘”,很多人就认为是“以肉贴膘”,大鱼大肉,大快朵颐。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确地“贴秋膘”?这个阶段肥胖人群还可以正常减肥吗?

仝小林在10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秋膘”这个词既有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生理现象。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食物就少了,所以在秋天的时候赶紧“贴秋膘”,这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都是古代食物非常少时候的进补方法。

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如果抓“秋膘”,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一般人需要在这个时候有秋补,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仍然要很好地控制饮食,一个是吃得不要太油腻,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点山楂或者喝点普洱茶、红茶这类的,多吃蔬菜、水果。另外,要适当运动,把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我们经常说“腰带少一寸,健康多一分”。再就是用一些非药物的疗法,像刮痧、火罐这些方法促进新陈代谢。在原本秋天、冬天的时候代谢减慢的情况下,可以用非药物的一些疗法来加速代谢,所以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秋季是疾病高发期,做好健康防护非常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合理保暖、补水、作息、饮食、心态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科学调整,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有效措施。愿每个人在享受秋天美景的同时,都能呵护好身体,度过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秋季。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犀利辣椒
2025-07-05 12:42:40
“最差事业编”挤满985考生,一看专业傻眼了,五花八门各种坑

“最差事业编”挤满985考生,一看专业傻眼了,五花八门各种坑

知晓科普
2025-07-08 13:41:49
朴廷桓,中国队大功臣,世界最强战阻止姜东润连胜,助屠晓宇冲冠

朴廷桓,中国队大功臣,世界最强战阻止姜东润连胜,助屠晓宇冲冠

L76号
2025-07-08 12:30:17
广西高校排名大变:3校大跌!桂电逼近医大,科大第8,桂航第18

广西高校排名大变:3校大跌!桂电逼近医大,科大第8,桂航第18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7-08 09:15:13
《外来媳妇本地郎》口水威,现实状况太悲惨,儿子出生缺氧成脑瘫

《外来媳妇本地郎》口水威,现实状况太悲惨,儿子出生缺氧成脑瘫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08 10:51:39
3方交易达成,比尔基本确定了,快船一举多得,班切罗5年2.87亿

3方交易达成,比尔基本确定了,快船一举多得,班切罗5年2.87亿

体坛大辣椒
2025-07-08 07:59:47
肖华担任军区政委,韩先楚叫他老首长,肖: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

肖华担任军区政委,韩先楚叫他老首长,肖: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

老谢谈史
2025-07-07 15:41:36
最新确认!受台风影响,湖北天气即将反转

最新确认!受台风影响,湖北天气即将反转

极目新闻
2025-07-08 11:44:01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观察者网
2025-07-08 10:48:06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泠泠说史
2025-07-08 09:41:21
首轮出局原因找到,林高远发声,官宣决定,离队国乒悬念揭晓

首轮出局原因找到,林高远发声,官宣决定,离队国乒悬念揭晓

东球弟
2025-07-08 14:02:13
中美俄火箭最大推力差距:美7590吨,俄仅4620吨,中国令我意外

中美俄火箭最大推力差距:美7590吨,俄仅4620吨,中国令我意外

柏拉图的诉说1
2025-07-07 19:13:37
杨烁:离婚协议写好,财产都给妻子的,他已经迈上另一条大道

杨烁:离婚协议写好,财产都给妻子的,他已经迈上另一条大道

置身事内
2025-07-07 07:35:29
大捷!胡塞武装海军发威,3.5万吨级巨轮被击沉,英国雇佣兵败退

大捷!胡塞武装海军发威,3.5万吨级巨轮被击沉,英国雇佣兵败退

南宗历史
2025-07-08 13:38:35
三刷《小巷人家》才懂,鹏飞早就经济独立却还在黄玲家住了10年

三刷《小巷人家》才懂,鹏飞早就经济独立却还在黄玲家住了10年

可乐谈情感
2025-07-07 15:15:35
几十个幼儿园孩子铅中毒,真相究竟如何?

几十个幼儿园孩子铅中毒,真相究竟如何?

燕梳楼频道
2025-07-07 14:52:10
62岁关之琳现状曝光,住1.5亿豪宅,和狗作伴,弟弟是她晚年依靠

62岁关之琳现状曝光,住1.5亿豪宅,和狗作伴,弟弟是她晚年依靠

新语爱八卦
2025-07-07 16:16:52
梁朝伟和汤唯在《色戒》里“假戏真做”?网友爆出截图:一目了然

梁朝伟和汤唯在《色戒》里“假戏真做”?网友爆出截图:一目了然

姜糖先生
2025-06-08 19:31:00
翻了天,美航母打头菲舰垫后,强闯黄岩岛,中方直接“上硬菜”

翻了天,美航母打头菲舰垫后,强闯黄岩岛,中方直接“上硬菜”

影史侃谈
2025-07-07 08:23:16
1951年,7个农民挖掘戴笠墓,棺盖掀开时,黄金面具熠熠生辉

1951年,7个农民挖掘戴笠墓,棺盖掀开时,黄金面具熠熠生辉

文史风云
2025-07-07 20:26:05
2025-07-08 16:51:00

头条要闻

报道称一些国家想采购歼-10战斗机 国防部回应

头条要闻

报道称一些国家想采购歼-10战斗机 国防部回应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体育要闻

14岁当爹的巴西国脚,28岁来中超了

娱乐要闻

凤凰传奇急撤三场 因为健康还是手表?

科技要闻

"失去新鲜感",中国车主为何不再追捧特斯拉

汽车要闻

遵循“极简主义” 北京现代ELEXIO发布内饰官图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时尚
游戏
公开课

手机要闻

三星旗舰 Galaxy S26 Ultra 手机曝料:2 亿主摄、5000mAh 电池

亲子要闻

七部门发文:今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这些是有气质的女性喜欢的穿搭!露肤度合适、多穿裙子更优雅

移植专家:在XSS平台上跑60帧的游戏可以轻松移植到Switch 2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