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小城,从青春芳华到两鬓斑白,从默默无闻到国家荣誉……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路生梅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用一生的守候兑现着铮铮誓言,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9月13日,路生梅获得“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
“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
1968年,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也曾期盼被学校分配到自己实习过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或北京儿童医院。但当祖国号召医务工作者要“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时,她毫不犹豫地向学校递交了“服从分配,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之后,她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
来到佳县后,路生梅很震惊,所谓的“佳县人民医院”,竟然是两孔墙皮脱落的破旧窑洞,周围空旷的荒野中零星散落着几座坟头。比起生活条件艰苦,更让她痛心的是,当地老百姓医疗常识极度匮乏,一些愚昧、错误的生产观念和育儿习俗,导致很多孩子死亡。
一次难忘的出诊经历让路生梅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那天,她来到病人家中,救助一位难产妇女,进门后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产妇躺在一席装土的袋子上,旁边一位妇女用力地揪住产妇的头发,让其保持神志清醒。同时,接生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的剪刀剪断婴儿脐带。路生梅连忙上前制止,用自带的消了毒的剪子和敷料,为婴儿断脐包扎。
“这次出诊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佳县的医疗卫生条件,推广新法接生。当时我就想,我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医生,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路生梅回忆道。
“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1969年5月,路生梅在入党申请书中郑重写道:“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这是她的决心,更是一个延续了一生的庄严承诺。
作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路生梅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将儿科从内科中分离,并大力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和实施儿童免疫规划等。为了能让乡村孩子们也能得到及时救治,避免无谓死亡,她坚持定期到乡村巡回诊疗,向老百姓普及新法接生和婴幼儿养育知识。
50多年来,佳县一大半人都找过路生梅看病,很多家庭4代人在幼年期患病都是她医好的。她给病人开处方有一个特点:能不住院就不住院,能不输液就不输液;便宜的药有疗效,就坚决不开大处方。
路生梅曾有机会离开佳县,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发展,但她选择坚守承诺,继续扎根佳县。毕业50周年聚会时,大学班主任统计了163位毕业生的最终去向,其中162人通过考研、晋升、转业等方式,去了省城、回了北京或者到了国外,只有路生梅一人始终留在最初分配的地方。
“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她,依旧牵挂着患者。“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治病救人也没有退休年龄。”路生梅把自己的电话和住址对患者公开,方便患者及时联系到她。
一座小院,穿过面南的院门洞,入眼是两孔齐整的窑洞……这便是路生梅的家。1984年至今,她在此居住已足40年。路生梅退休后,这里变得愈发“热闹”,经常有患儿家属找上门来求医问诊。其实退休后,每周的一、三、五,路生梅都会去佳县人民医院、佳县中医院出诊。但经常是医院刚刚忙碌完,才一回家,便有患者登门,此时路生梅都会收起疲惫,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病急才求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当了一辈子的医生,目睹过种种病痛的路生梅却最见不得病苦,无论何时对待患者都是耐心细致、急之所急。
退休后,路生梅还坚持做公益,组建了“我爱佳县”老年志愿者队伍,带领老年人一起开展公益活动。“起初,我对公益活动的理解就是帮助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奖金、慰问金为他们采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就和同伴开始走到农村去,帮助困难群体找致富的门路。”路生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