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是生命垂危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ECMO团队,在多学科协作下运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近期成功救治两例心肺功能严重衰竭、需要此项技术予以生命支持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准监护和治疗下,最终成功撤离ECMO支持,康复出院。
患者1,韩某某,男性,52岁,有长期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此次入院前5天已有胸痛不适,未重视,于今年4月12日因胸痛症状加重、意识模糊、休克、呼吸困难就诊我院急诊科,入院后紧急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已错过溶栓时间窗,且心源性休克、端坐呼吸、烦躁不安,病情无法耐受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收住院后,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李静立即联系交大一附院驻榆专家心脏外科钟亮教授、心内科强华教授协助诊治。经过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抢救方案,实施榆林首例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急诊PCI血管开通术。经家属同意后,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张金龙及主管医生杨帅立即为患者进行镇痛镇静后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副主任李静及王晓萌护士长带领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重症二病区ECMO团队立即进行VA-ECMO上机准备,团队成员迅速到岗各司其职,穿刺、预充、接机......仅用不到30分钟,ECMO成功转机。
在呼吸机、ECMO的辅助下,团队医护立即将患者护送至导管室,强华教授急诊行冠脉造影示LAD近端80%狭窄,LAD中远端90%狭窄,LCX中段90%狭窄,植入冠脉支架4枚,成功开通狭窄血管。虽然冠脉血供恢复,但患者出现心肌顿抑,心脏功能仍极差,需回病房继续ECMO支持。
经过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患者心脏功能逐渐恢复,成功撤机。撤机后患者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胸闷、胸痛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后转至心内科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出院。
随着对ECMO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近日,再次应用ECMO技术,完成我院首例清醒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技术,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患者2,景某某,男性,49岁,因“发热、乏力1周,咳嗽、咳痰2天”入住我院呼吸内科。患者双肺病变严重,虽给予高浓度高流量氧疗支持并加强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但患者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高热,救治1天转入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后,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吸氧浓度提升至100%,监测血氧饱和度为70%左右,氧分压只有40mmHg左右,患者在原有症状加重情况下,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副主任李静亲自指导参与抢救,紧急行床旁气管插管,连接有创呼吸机支持,同时行床旁纤支镜治疗,但患者氧饱和度仍只有75%-80%,氧分压无明显改善。
在交大一附院驻榆专家阳甜教授及郭锋伟教授的共同指导下,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双肺病变进展快,氧合指数<80mmHg超过6h,需立即启动VV-ECMO挽救患者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场生命接力赛中,团队成员火速集结,救治现场紧张有序,环环相扣,当VV-ECMO成功转机后患者氧饱和度迅速上升至98%以上。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患者需采取俯卧位通气,ECMO管路、呼吸机管路、中心静脉管路(各种高危药泵入)、胃管、尿管等导管增加了俯卧位通气难度,为积极抢救患者,医护人员坚持每日给予患者连续俯卧位通气10-12小时以上。
在呼吸机、ECMO辅助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患者肺泡灌洗液结果回报患者系:鹦鹉热衣原体、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感染,医护团队立刻调整抗感染方案。
此项救治技术为我院首例,即清醒V-V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技术,可以和患者在带管状态下“无障碍”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还可以带机外出行CT检查。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成功撤离ECMO,撤离呼吸机并拔管,患者及家属非常激动,在出院前给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医护人员送来感谢锦旗,感谢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