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2024年8月25日上午,“安黎书院”成立座谈会,在西安南门外宏信国际花园的宏信接待中心举办。来自省内外文学界、书画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读友,近百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书院的揭幕与生成。在会上,众多专家争相发言,对安黎老师的创作进行了评述,对安黎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此,安黎老师委托本公众号,向出席会议的所有嘉宾,向为书院提供支持的所有朋友,致以真诚的感谢!
各尽其力,共植新绿——在“安黎书院成立座谈会“上的答谢词
文||安黎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文学艺术界的同仁,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以及到会的所有朋友:
大家上午好!
夏热的尽头是秋凉,花朵的升华是果实。夏去秋来,花红果绿,你们不畏路途之远,牺牲本应有的休息,从各方赶来,共同见证“安黎书院”这片新文化绿地的生成,我深为感动,并满怀感激。在此,我代表书院,以个人的名义,向各位师友的到来,表示由衷地感谢!谢谢你们!
成立“安黎书院”,是我许久以来深埋心底的愿望。我希望拥有一片由自己和自己的同行者协力打造的文学净土,营造一畦文艺的野生林地,在彼此的帮衬和提携中,在相互的借鉴和欣赏中,共获知识的滋养、观念的更新和智慧的启迪,从而孵育和培植出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大树。当然,这样的愿景,无不患有理想主义的幼稚病,践行起来绝非易事。我清醒地知道,这座小小的书院,对应于苍茫的大千世界,体量过于微不足道,容量实在有限,真正能付诸实施的夙愿寥寥不多。但我也坚信,萤火再小,也有自己的光芒;野草再微弱,也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沙石再普通,也有自己独到的价值。在“大愚若智”的当世,在投机者汹汹、钻营者涌涌,沽名者熙熙,导致文化的基本伦理、基本操守和基本精神日益沉陷和异化的现实环境里,我深知常识的普及是何等地重要,理性的言论是何等地弥足珍贵,启智的声音又是何等地具有拨云见日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功效。拯救人心,改良人性,重塑素洁、真诚和高贵的文艺品格,让文学回归文学的轨道,让艺术遵循艺术的规律前行,既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书院尽力而为的深远目标。
“安黎书院”秉持兼容并蓄与推陈出新的理念,以人本主义为导向,以培训培育为主业,致力于聚天下之文友,助推文学之新高度;纳四海之流派,塑造文艺之新气象。
“安黎书院”是惺惺相惜的自愿组合体,是松散式的友情式的民间化的文化熔炉。也许在过往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和言不由衷,包括在就读、工作、开会、写作和发言中,甚至在聚餐中,不得不接受,也不得不忍受各种外力的强行支配和搭配,时常让自己沦为连自己都厌恶的逢场作戏的滑稽演员,那么在今天,我们聚集于书院,就可以脱掉戏服,洗却铅华,在真挚与本色中,与精神质地相似或相近的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探寻文艺之真谛,又感受友谊之美好。就我而言,在座的每一位,或是尊师,或是朋友,都是让我欢喜的人,也都是让我敬爱的人,更都是在生活或创作上,给予我诸多帮助的人。我邀请你们加入书院的团队,一是想表达对你们的高度赞许,二想表达对你们的无比信赖,三是想表达对你们的深切感恩,四是期待于继续获得你们的支持和推动。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你们的加持,书院就会在自我的成长和完善中,展现新视野,呈现高品质。
在座的多数朋友都知道,我既是一个患有精神洁癖的人,又是一个永怀感恩的人。我恪守着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不以世俗之大为大,亦不以世俗之小为小;不以世俗之重为重,亦不以世俗之轻为轻。在失效的天平上,任何红与黑、高与低、大与小、轻与重,在我看来都不过是临时贴于墙面的壁纸,经不住日月的荡涤。我回避着各种庸俗的场合,耻于与欺世盗名者为伍,宁愿自己成为求索长路上一意孤行的孤旅者。与此同时,事实的另一面却是,我从来都不孤单,从来都不缺少精神共振而又相互致意的精神同道,从来都不缺乏围绕我左右,给予我以倾情关注和倾力支持的读友。记得去年的某一天,年过八旬而又德高望重的散文大家卞毓方老师,给我发来一张截图,截图上有人问他:你认识安黎吗?在得到卞老师肯定的答复后,那人说:请转告我对他的敬意,他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这样的作家现在已日益稀缺。卞老师告诉我,与他对话的人,是他就读北大时的老同学,是一位从社科院退休的资深的社会学专家。这位陌生的专家,短短的三十一个字,犹如投向我心域的一束光亮,让我对写作的意义,有了更为通透的领悟——也许我不经意间书写的字词,一经公诸于世,在我毫不知情中,已化为了种子,播进那些素不相识的读友的心田,让一块块的心田由荒疏变为葱茏。
一个塑料瓶抛向水中,是溅不起任何涟漪的;但一把石子抛向水中,必会溅起朵朵的水花。同样都是文字,但文字与文字的质地,却有着天壤之别。于是创造怎样的文字,文字里是含金、含铜,抑或是含药、含毒,或者什么都不含,便成为文字从业者时刻需要警觉并扪心自问的问题。优良的文字一定与人心有关,要么是从心灵深处喷涌而出的火光,要么是从灵魂的山涧流淌而出的清泉,要么是抚慰人心的清风,要么是滋润人心的细雨。
我无数次地说过,我不相信当下一些人出于私利拼凑出来的封神榜,却相信读友的眼力,相信时间的淘汰法则。现在就敲锣打鼓地欢庆胜利,以文艺的王侯将相自居,未免操之过急了一些。任何作品,若经不住读友的称量与时间的过滤,最终都沦为故纸堆里的废品。我不相信某些人为操纵的机构,但对读友和时间却深信不疑。朋友与读友,才是我不曾辍笔的动力源泉。多少次,我万念俱灰,意欲弃笔而去,却因唯恐对朋友的规劝与读友的期待有所辜负,终究未敢停歇。在一路泥泞的行走中,那些递给我坚实双手的人,那些投向我温情目光的人,那些给我高举火把的人,那些助我一臂之力的人……我一个都不曾忘记,也总是想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以实际行动来报恩。惭愧的是,我太过偏重于求道,轻视于求财,且对求取物质的行为充满不屑,致使当对物质真正有所需要时,才发觉自己竟然如此地无能为力。如果没有在场的多位朋友慷慨无私的相助,就连这所小小的书院,也难以开办起来。在此,我要向所有为书院提供赞助的朋友,真诚地致谢和致敬!你们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来支持我,显示的是情怀的博大和境界的高远,而我在感动之余,感受到的则是友情的千金难买,是友谊的泰山之重。当然,也要向所有支持书院的朋友,道一声谢谢!再次谢谢你们!
在污水横流里,做一股清流;在虚假泛滥中,固守真实与良知——这是书院的操守,也是我的行为准则。书院是一个大家庭,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大家。但愿大家在闲暇时,来书院坐坐,饮茶论道,放松身心,各得其乐;也希望书院有所需求时,诸友能积极响应,各尽其才,各尽其力,以使书院的这片绿茵地姹紫嫣红,果实盈筐。至于我个人,始终牢记着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风雨里,要像个大人;天晴时,要像个孩子。”在复杂处单纯,在软弱处坚强,在寡情处多情,在重利处重义,做人尽量宽厚,作文锱铢必较,并全心全意地当好一名书院的服务生,以回报朋友,普惠天下,从而不枉来人间一趟。我所有的作为,无关乎于个人的名利得失,只是力求于在生命的尽头,留给这个世界的文字是星光,而不是烟花;而自己本人,拥有一个相对端正的身姿,而不是一个佝偻猥琐的背影。
最后,祝福所有与会的朋友身体健康,万事顺意,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