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玉米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玉米螟”危害的高峰期,7月30日,市植保站来到宜君县西村综合服务中心文兴村,指导基层农技人员投放赤眼蜂,以生物方法防治玉米螟危害,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农技人员投放赤眼蜂
赤眼蜂虽然身长不足1毫米,但战斗力却“爆棚”,它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害虫卵,然后在害虫卵内产卵,赤眼蜂幼虫吸食害虫卵内营养生长,成熟后赤眼蜂就破壳而出,害虫卵死亡。具有杀虫目标明确、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等优点,生态效益显著。
农技人员安装性诱捕器
除了采用生物防治外,农技人员还深入田间,指导种植户投放性诱捕器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通过性诱、灯诱等方法来消灭各类鳞翅目害虫。
近年来,市植保站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各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粮食品质提升的目标,为我市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