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牵手,跨越千年,跨越千里。
一个是周、秦发祥地,一个是古蜀王蚕丛故里;
一个是苏轼初仕地,一个是东坡初恋地;
一个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一个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6月18日—6月21日,“青与凤行”城市CP联动宣传采访活动举行,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牵手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共同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文化之旅——
周秦发祥、始皇加冕、青衣神教民农桑……追寻中华先民的文明脚步
“青与凤”同行 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凤翔,古称雍州,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是周秦发祥之地、华夏九州之一;青神,是第一代蜀王蚕丛故里。中华先民的足迹,让青神和凤翔虽相隔千里,却有着相似美好愿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雍城是秦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座都城。秦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在此建都,先后有20位秦君在此苦心经营,历时300余年。秦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郊,2021年10月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秦雍城遗址分为城址区、秦公陵园区和国人墓葬区三部分。经过勘探,城址区内发现有20余处建筑基址;秦公陵园区发现类似秦公一号大墓的大中型墓葬48座;国人墓葬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发掘墓葬数百座。而秦公一号大墓“吸粉”无数的原因则是其在中国考古史上创造的多项之最——
整个墓室面积达5334平方米,为中国目前已经发掘的最大墓葬;墓内发现有186具殉人,是中国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出土周秦时期等级最高的“黄肠题凑”葬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主椁室两侧的“木碑”是最早的木碑实物,是墓碑源头;出土了中国最早刻有通篇铭文的石磬,共有铭字180多个,依据铭文推断,墓主为秦景公嬴石。
据了解,秦公一号大墓从1976年开始发掘,1986年发掘完毕,尽管大墓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盗洞247个,但仍出土了包括金、石、玉、陶、铜、铁、漆木器、纺织品等在内的3000余件珍贵文物。
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是秦公一号大墓的随葬坑,是秦公陵园中迄今发现较大的一座车马坑,其真车活马的随葬形式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前身。目前,车马坑共出土各类器物600余件。2023年8月31日,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第四次考古发掘启动,计划发掘面积500平方米。车马坑为研究秦国车马制度、车马结构以及丧葬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葬中的遗存浓缩了秦文明的印记,诉说着秦人的文化与风情。近年来,当地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举措落地实施,秦雍城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坑壁保护加固工程、保护设施建设工程、秦公一号大墓坑壁保护工程竣工。秦人之器在新的时代气息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宝鸡市区驱车约半个小时,“青与凤行”城市CP联动采访团来到宝鸡市凤翔区南指挥镇,秦公一号大墓就位于此。
由大门步入馆内,恢宏庄严的大墓呈现眼前。行走在秦公一号大墓陈列馆、猎猎秦风帝国肇始——秦雍城历史文化展、地宫体验馆、陪葬车马坑等场所,于一器一磬、一车一马间,可窥见先秦时期文明印记与秦人的磅礴历史。
青神,同样也是中华先民脚步声回响之地。青神县名因蚕丛氏而得名。
蚕丛氏大约出生于公元前800多年后的西周晚期,其部族原为羌族纵目人,最早散居在岷江与青衣江上游一带的高原山地,以放牧牛羊和捕鱼狩猎为生,并随季节变化不断迁徙。
后来,年轻的蚕丛氏当上部族的首领后,为了改变部族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便带领部族走出山地,沿岷江流域南下迁徙,最后来到岷江中游,即现在的青神这一带地区。蚕丛氏与部族在此长期定居下来,开始结茅为屋,边捕鱼打猎、放牧牛羊,边垦荒种地,发展农耕生产。
蚕丛氏作为部族首领,时常身着青色的衣裳,带着随从外出巡视各地的农耕生产和族人的生活情况。之后,蚕丛氏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野蚕要正常生长和吐丝作茧,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必须透光、透气、利水,并逐步掌握了野蚕一生由茧化蛹、由蛹化蛾、由蛾产卵、由卵生蚕的生长过程,以及蚕经多次休眠脱皮到老才吐丝作茧的生长习性。蚕丛氏最终成功地将野蚕驯化为家蚕饲养。
后来,蚕丛氏又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掌握了用开水煮茧抽丝的技艺,并最终成功地将洁白轻柔的蚕丝织成了绸缎,开创了栽桑、养蚕、缫丝、织锦的农桑文明。
此后,蚕丛氏便在青神及周边各地,劝导广大民众栽桑养蚕和缫丝织锦,传播农桑文化。蚕丛氏的部族领地也不断扩展壮大,直至整个岷江中上游和青衣江流域,以及成都平原大部地区,成为蜀中最大的部族首领。于是,周王室便封蚕丛氏为蜀地侯伯。至此,蜀地农桑勃兴,农业经济大发展,蜀地民众衣食足而礼义兴,为蚕丛氏后来在蜀中率先称王,并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蚕丛氏因长期身着青衣,劝民农桑,蚕丛氏死后,广大民众尊之为“青衣神”,并为他立祠祭祀。故《舆地广纪》曾载:“青神以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事,人皆神之,立祠以祀”。
历史上,青神县名先后为青衣县、青城县和青神县,均以青衣之神蚕丛氏曾在此“青衣教民农事,人皆神之”而得县名。为了祭祀青衣之神蚕丛氏,五代时期,青神县人还在县城北面(今青衣神广场后)修建了青衣土主祠,祠内塑有蚕丛氏神像,每年正月二十一日的土主会(蚕丛氏诞辰),县内外广大民众都要去青衣土主祠敬香,祭祀青衣之神蚕丛氏。农村妇女要在家打扫扬尘、清洗蚕具,作当年饲蚕吉兆。
青神不仅县名因蚕丛氏而得名,青神的有些水域和乡镇也因蚕丛氏而得名,如:青神虎渡溪至慈姥溪段的岷江,宋代时也名青衣江。虎渡溪下面天池出口处原下渡口,过去也名青衣渡。雍正六年青神复县时,青神曾设有蚕丛乡,辖县城北面、东面及河东大片区域。
自古以来,青神民众长期保持着崇尚蚕丛氏青黑色服饰的民风,即青年男女著青黑色或蓝色衣裤,中老年男女头裹青黑色布帕或纱帕,颇具蚕丛时代的古蜀遗风,此风俗一直沿袭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蚕丛故里的青神人,为了纪念青衣之神蚕丛氏,弘扬蚕丛文化,2007年,在青神县城北端修建了一条宽阔的快速通道,并命名为“青衣大道”。同时,还在青衣大道西端入口处,修建了青衣神广场,广场正中塑高大的青衣神雕像,供广大县民和外来游人瞻仰。
东坡求学初恋地、东坡初仕地……东坡人生在这里“沉下来、开出花”
“青与凤”同行 共同承载东坡的爱情与梦想
一处是东坡求学初恋地,一处是东坡初仕地。青神与凤翔,都留存着一段独特的东坡文化印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词、诗、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巴山蜀水的文化积淀,赋予了苏轼聪慧和灵气,特别是青神的山水,给了苏轼最好的求学之地,还给了他人生的重要伴侣。
苏轼的父亲苏洵与青神县乡贡进士、中岩书院教师王方是好朋友。他不仅看中了中岩书院山清水秀的这方宝地,而且还看中了王方的才识过人,又教学有方,早已闻名遐迩。为成就儿子的学业,苏洵就将苏轼从眉山转到中岩书院来读书。
每年中秋,王方都会邀请文人墨客到中岩书院,一边赏月,一边品文论诗。这年中秋,王方按惯例在邀请大家的同时,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就是来参加的人,都要给中岩书院旁边的那个深潭起一个名字,最佳的命名将被雕刻在丹岩苍壁之上,流芳千古。
皓月当空,深潭一泓。王方的学生与四方文人临潭而坐,大家苦思冥想,心中暗暗用劲,争取想出一个好的名字来,以获得命名权。雅仕者想出的名字雅得离奇;庸俗者想出的名字土得掉渣。这时,苏轼不慌不忙从座位上站起,面向深潭击掌三声,一条青鱼就从石缝中翩翩游出,它时而悠悠然若凌空浮翔,时而腾跃出水激起浪花朵朵。苏轼不假思索地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唤鱼池”三个大字。
无独有偶,天缘巧合。王方之女王弗听说父亲广邀贤士,在中秋之夜为深潭取名后,也形成一名,命丫鬟送到书院。而她所写的名字却与苏轼的一模一样。
众人目睹了苏轼击掌唤鱼的过程,又见王弗送来的名字竟然也是如此。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将那“唤鱼池”三个字刻在丹岩之上。此时,又有人向王方进言,何不将小女许配给苏轼。
后来,苏轼的父母告诉他说:给他娶王方的女儿王弗为妻。可是,他从不了解王弗,根本不知道王弗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姑娘,所以他多了一个心眼,决定要“仔细”地弄个究竟。他一是请同学好友打听王弗的人品;二是悄悄地“私察暗访”。然而,王弗也并非等闲之辈,在听了父母之言后,她同样想了解苏轼的德性与才学。当然王弗是大家闺秀,不便抛头露面,而是叫聪明的丫鬟走访打听。在相互了解基础之上,1054年,19岁的苏轼迎娶了16岁的王弗,两人婚后琴瑟和鸣。从此,唤鱼姻缘的佳话流传至今。
“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诗作《东湖》中提到,自己步入东湖就像回到家乡一样。在凤翔东湖,来自两个城市的“青与凤行”城市CP联动宣传采访团成员,虽是第一次见面,但见面后彼此就心照不宣感受到了那份家乡人“走亲戚”的温暖。
北宋仁宗嘉祐六年,26岁的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凤翔三年,在王弗的陪伴下,苏轼倡修东湖、官榷于民、改革衙役、造福百姓。
而东湖,这座别具诗情画意的北方园林,因其地处城东而取名,因其与杭州西湖南北遥望,被称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东湖距今已近千年历史,湖内以苏轼修建的君子亭为核心,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观宛在亭,精巧玲珑;置春风亭,如沐春风;看鸳鸯亭,煞似鸳鸯戏水;处会景堂,思万家优乐;登一览亭,一山一景尽收眼底。
凤翔府,是苏轼初涉宦海之地,也是他民本思想的摇篮。在这里,苏轼不仅以其才华照耀了历史的长空,更以其对百姓深沉的爱,温暖了无数心灵。苏轼在此任职三年期间,他始终秉持民本思想,包括民本观、仁政观和惠民观,这一思想贯穿其政治生涯。他关心民生,了解民间疾苦,努力解决问题;他负责“签书一局,兼掌五曹文书”和“编水筏竹”等工作,均体现民本思想。针对“衙前”之役,他大胆改规,使“衙前之害减半”,体现民本观和仁政观;他提出改革“官僚”等建议,主张民得其利、国得其税,彰显惠民观……其每项政令举措都饱含对百姓的关爱与责任,民本思想于此初步形成,践行了“为民务实、为民造福”之道。
苏轼的民本思想不仅在工作中,在其诗作文章里也有体现。他在凤翔时期创作的《喜雨亭记》《思治论》等,描绘百姓生活,抒发对民生的关爱,展现对民本思想的深刻理解,为后世留下宝贵政治遗产。
总的看来,留下了《喜雨亭记》《凤鸣驿记》《凌虚台记》《思治论》等180余篇吟诵至今的佳作名篇。
凤翔泥塑、西凤酒酿造技艺、青神竹编……非遗品牌个个“火出圈”
“青与凤”同行 共同从非遗出发 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主要应用于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利于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高质量传承发展。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99家企业和单位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2023年11月,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西凤酒酿造技艺)、凤翔区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凤翔泥塑)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西凤酒酿造技艺和凤翔泥塑这两项非遗,已经成为凤翔众多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名片。
这是如何做到的?宝鸡凤翔把重点放在“连接点”上,着力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稚拙的形态……凤翔泥塑是中国四大泥塑之一,据考证起源于周秦,用以展示周秦普通民众以泥为形的日常生活世界。如今,古老的技艺正以独特方式焕发新意。作为胡深家族泥塑手艺第六代传承人,韩建斌在作品中融入卡通元素,大胆采用蒂芙尼蓝、茱萸粉等新颖颜色,赋予作品以全新面貌。他不断强化品牌意识,探索网店营销,尝试将国潮风与泥塑形象巧妙融合,设计出衣服、围巾等文创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一方面,新的表达、传播、应用,成为凤翔泥塑融入现代生活的“点睛之笔”。一方面,通过规范运营、整合资源,凤翔泥塑正更高效地产生规模、贴合时代。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六营村组建了泥塑专业合作社,村民们负责生产制作,合作社统一进行收购销售,泥塑产业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2023年泥塑产值实现4860万元。以泥塑产业为龙头,六营泥塑体验园及非遗研学基地项目投入使用,目前村里形成集吃、住、游、购、娱、产、学、研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如今,全村268户群众以泥塑生产为生,村民们的泥塑作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泥土里生长的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泥塑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就了一个小村依靠单一手工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奇迹。
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丰沃的关中平原每一寸土地上,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烙印,也为美酒佳酿提供了丰富而上乘的原料。
中华文明5000载,西凤酒香3000年。从周武王以“秦酒”庆捷,到秦穆公赐酒解毒,西凤酒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三秦大地增添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当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国四大名白酒之一,曾4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9次夺得国际金奖。
一粒粮变为一滴酒,需经历漫长的过程。制曲、酿酒、秘藏……从殷商晚期至今,一整套西凤酒传统酿造技艺经世代传承改进,形成了以中高温制曲、土暗窖发酵、酒海贮存为主的生产工艺特色,造就了凤香型白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独特风格。
西凤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浓而不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和“不上头、不干喉、回味愉快”的独特风格闻名,是当之无愧的“酒中凤凰”。
在西凤酒海库,直径两米至两米五左右、高约三米的柱体容器摆放整齐。“酒海的原料选择、制作工艺于当今技术来讲仍繁复异常。制作一个容量5吨的酒海,大约需要300公斤荆条、3万多张麻苟纸、400多公斤黏合剂,花费至少一年的时间。”西凤集团宣传部部长鲁少军向“青与凤行”城市CP联动宣传采访团成员介绍,原浆酒和酒海内天然物质相互作用,在酒海内壁形成一层生物凝胶膜,赋予酒海“遇水则漏、遇酒则香”的神奇法力。为什么花费这样大成本、大气力制作酒海呢?俗话说“酒是陈的香”。由天然物质制作而成的酒海,能实现美酒与大自然的深度“对话”,实现名酒品质的二次升级。鲁少军表示,这样不但能挥发掉低沸点杂质,去除杂味,还能让原浆酒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氧化、酯化、缔合等一系列微妙变化,达到吐故纳新、醇化美酒的效果。
随着西凤酒厂万吨酒海库的开建,目前,还有2000多个新酒海正在赶制中。酒海这一凝聚了传统文化和储酒技艺的古老器具,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酒海”不断演进,让西凤酒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成为如今消费品市场上的“爆品”。
酒海贮存工艺和国宝级大酒海是西凤酒卓越品质的核心所在,“非遗+文旅”则是传统凤酒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近年来,西凤集团坚持以文化赋能品牌发展,积极探索“白酒生产+文旅产业”的商业发展模式,启动多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文旅体验区。目前,西凤酒依托“西凤老街”“西凤酒博物馆”项目,成功打造集原粮种植、采摘体验、生产酿造、藏酒定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专线,助推西凤文化创新性发展。今年1月,西凤工业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也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青神联通世界的“密码”。
从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开始,如今的青神,用占全省1%的竹林面积创造了全省近10%的竹产业产值。回首过去的几年,青神聚焦以竹带塑、生态康养、产销衔接,实实在在让竹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成就“两山”转化的典范——
青神竹编于2008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次作为国礼赠送法国、奥地利等外国政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波拿教授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竹编产品先后荣获美国洛杉矶第33届华人工商大展金奖、中国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银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国际)博览会特等金奖等奖项。青神竹编通过传承与创新,现已形成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立体竹编、混合竹编、竹编家具5大类3000余种产品体系。
从竹编开始,青神并不止步于竹编。
青神县通过园区引领、市场拓展,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国家青神竹编产业示范园区,成立全国唯一以竹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国有公司—青神国际竹艺城投资有限公司,集聚四川环龙、云华竹旅等竹企业150余户,打造亿元加工企业2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带动2万人从事竹产业。
其中,青神县探索建立“竹农+国有公司+龙头企业”的种销模式,实施竹良种推广和种植技术培训,全县2万余户竹农,户均从竹产业方面增收2500元以上。青神县竹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从2018年的30亿元到2023年的80亿元,实现产值翻番。2024年上半年,已实现竹产业产值40亿元。
有了一流竹产业为基础,当“以竹代塑”的风吹来,青神竹产业不仅拿得出能够代替塑料袋的竹篮竹篼、代替塑料餐具的竹餐具、代替塑料家具的竹家具,更拿出了代表全球顶尖水平的竹纤维产品——
青神积极建设斑布竹产业园,成功争取斑布百万吨竹材生物质精炼项目,成为全省近年来首个获批的制浆造纸项目,2022年已建成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的竹纤维全价循环利用基地。在这里,在620元/吨的原竹通过制浆加工成为10000元/吨的竹纸,价值增长16倍。
在生产端,斑布以生物基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规划竹纤维生产项目,建成了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竹材生物质全价利用基地。通过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减少环境负担,真正支撑了通过可降解、可循环、环境友好的竹纤维材料,实现以竹代塑,让人与自然得到更好的循环。
为此,斑布在产业园区内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不断地开展竹纤维高质化应用研究,坚持以竹代塑的核心价值,生产可循环、可再生、可降解的、更多更好的产品,目前已有多款创新产品逐步推向市场。
星巴克是被斑布理念打动的企业之一。2021年,星巴克主动找出斑布,提出将竹纤维材料运用在咖啡杯、杯子隔热垫、手提袋等产品包装上,达成减碳目标。斑布与星巴克一拍即合,合作研发并取得了专利,将40%的咖啡渣和60%的本色竹纤维进行混合,制造成新型材料,变废为宝,最终将制作为咖啡杯与餐盒等等,供应于星巴克门店中,这也帮助星巴克在供应链包装材料环节上减碳70%。
同时,肯德基、必胜客也与斑布携手,在全国上万家门店使用斑布竹纤维生活用纸,用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回馈地球。
在2023年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上,“以竹代塑”专门展区产品琳琅满目,创新低碳未来生活;238家企业5万件产品参会,线上线下达成交易3.75亿……青神实现了与国家推出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同频共振。
这份完美的答卷,才能充分显示青神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竹”成为“世界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虽然“青与凤行”城市CP联动宣传采访活动暂告一段落,但这场跨越千年、跨越千里的美好相遇绝不是短暂的邂逅,而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青神与凤翔,两个城市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