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农技站:
2024年7月16-18日,我县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造成洪涝灾害,为推进我县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努力夺取灾年粮食、蔬菜增产和农民增收,我县组织农技人员制定了农作物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请各镇农技站参照执行。
一、玉米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
(一)玉米受灾症状
目前,我县春玉米处于抽雄至吐丝期、夏玉米正处于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此次玉米受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玉米田积水,玉米被淹,土壤湿度过大;二是受洪涝和大风影响,部分玉米发生倒伏;三是部分夏玉米植株被洪灾过后的泥沙掩埋;四是部分夏玉米植株心叶部分被泥沙淤灌;五是部分玉米植株遭受雹灾顶部被砸呈丝状缠搅。这些灾情易导致玉米烂根、烂叶,且诱发病害多发,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正处于吐丝散粉期的春玉米不能正常授粉;雹灾使玉米植株叶片损伤影响光合作用。
(二)灾后技术意见
1、排除田间积水。田间出现积水的地块,要尽快疏通渠道,进行排水清淤,在排除积水的基础上,待地面泛白后,抓紧进行中耕锄耪散墒,减轻洪涝对玉米的影响。由于近期我县还有多次降雨过程,因此要特别注意雨后及时排水,特别是受灾地区要预防玉米田二次进水。
2、扶正倒伏植株。对于发生根倒的春玉米,由于植株难以自行恢复直立,必须及时人工扶正植株,扶起时要做到“早、慢、轻”,结合基部培土进行。在扶起倒伏玉米时,要注意尽量防止因人工操作对作物根茎叶的损伤。同时,将折断的、发病的玉米植株带出田间,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的传播。对于发生倒伏的夏玉米,一般不用采取人为扶正措施,过5-7天植株即可自行恢复直立生长。
3、清理残碎叶片。洪涝灾造成玉米植株心部淤泥灌满,植株不能恢复直立生长,雹灾使玉米顶部被砸破裂或成丝状,缠搅在一起,两种灾害均影响了玉米心叶的生长,使心叶不能正常抽出。对此管理的核心是人工帮助玉米新叶尽快抽出,要尽快用镰刀等割除顶尖灌有淤泥的部分和被冰雹砸坏顶部缠搅部分,但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植株体或绿色叶片、不破坏生长点。
4、及时补施肥料。强降雨过后,土壤肥料流失严重,如不及时补充养分,玉米极易出现脱肥现象。灾后,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5-10公斤。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根据长势,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同时适当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5、喷施化学药剂。暴风雨后,由于玉米受到机械损伤,加之空气湿度大,极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要注意及时防治玉米以大小斑病、褐斑病和顶腐病等为主的病虫危害。对于受雹灾危害的玉米植株,要喷施杀菌剂,以降低受害伤口感染病菌的几率。
此外,由于目前已进入降雨多发的季节,各地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灾害的防范措施,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挖好排水沟,并及时清理沟内杂物。
二、蔬菜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
(一)蔬菜受灾症状
目前,我县设施蔬菜多处于生长初期,露地菜即将陆续上市,秋冬菜正在播种或移栽。此次菜田受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棚室内积水,土壤湿度过大,蔬菜秧苗和食用菌栽培料被淹;二是受洪涝影响,致使部分蔬菜设施受损;三是菜田洪灾过后,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被淹菜品霉烂;四是部分植株遭受雹灾顶部被砸。
(二)灾后技术意见
1、露地蔬菜
(1)尽快排除积水。尽快疏通菜田排水沟渠、排除积水,并清除田间过水淤积的泥沙。待菜田土壤稍干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渗水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2)及早补种改种。对受灾较重、秧苗已毁的菜田,要及时进行抢收并补种其它蔬菜,也可直播一批速生早熟叶菜类蔬菜,既可丰富市场供应,又能增加菜农收入。缺苗断垄地块要及时补种。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绑扶蔬菜植株,加固菜架,清除残枝病果,清理粘附在茎叶上的泥沙,并适时培土拥根,增强抗倒力。由于暴雨过后田间肥料流失较严重,加之蔬菜根系受淹后活力下降,吸收肥水能力降低,要及时追肥;一是土壤追肥。针对不同田块灵活掌握肥料的追施量,一般每亩追施尿素约5-10kg 和过磷酸钙10-15kg混合即可。叶菜类蔬菜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应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二是叶面喷肥,防止作物早衰。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和0.3%的尿素混合溶液等喷施作物叶面,以提高产量。
(4)做好病虫防治。高温高湿天气,利于病菌的发生蔓延,要及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一是喷洒1-2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并注意施药的间隔期和采收期,确保蔬菜产品质量;二是要保持菜园清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株。
2、设施蔬菜
(1)及时排除积水。可在棚室四周挖宽约0.5米、深约30厘米的排水沟,使降雨时棚室上留下的雨水及时排走。
(2)尽快修复棚室。对被雨水冲刷受损的温室墙体进行培土加固并覆盖薄膜或无纺布,避免遭二次冲刷。同时对棚室内受损的立柱和温室后坡等重点部位及时加固,更换旧竹竿。注意检查棚膜破损情况,有漏洞的要及时修补,同时增加压膜线、固定好棚膜。在冰雹来临前,可以在棚室上覆盖与棚室等长、等宽的防虫网或遮阳网,拉紧并与棚膜表面保持一定距离,减轻冰雹对棚膜的冲击,避免棚膜被冰雹砸破对作物造成损害。
(3)抓紧恢复生产。要在第一时间清理淹毁的蔬菜秧苗和食用菌料袋,在土壤、菌床消毒后进行补种或补栽。对受损的秧苗要及时喷施一次杀菌剂和叶面肥,防止病菌从植株伤口侵入,同时冲施生根类肥料,促使蔬菜尽快恢复长势。对已经出菇或接近栽培结束的料袋,尽量一次性全部采收直接结束生产;如果出菇不多,营养仍丰富的培养料,要尽量通风降湿,防治病虫害发生,并尽早恢复生产。
(4)强化棚室管理。重点加强棚室温湿度控制,加大通风,降低棚室湿度,应用防虫网、诱杀虫板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食用菌栽培也要尽量保持菇床、料面干爽,减轻病害发生。
三、绝收地块技术建议
针对我县今年洪涝灾害冲毁农田,造成绝产问题,建议补种荞麦和叶菜进行补救。栽种荞麦要抓住以下关键:
1、抢时播种。荞麦一般生育期在70-80天,春、夏玉米受洪涝灾害造成绝收的地块,要抢时播种,能下地播种的要马上进行播种,以利荞麦正常成熟。
2、种子处理。播前进行筛选和晒种,温汤浸种除去漂浮的秕粒,将沉在下面的饱粒捞出、晾干,待种子开始萌动时立即播种。
3、整地施肥。荞麦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对整地的要求较高,应尽可能抓好耕作整地这一环节,要耕翻耙平。荞麦耐瘠薄,但适施磷钾肥能显着提高产量,一般在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3-5公斤作底肥。
4、播种方法。主要有撒播、点播、条播三种。撒播又可分为先耕地后撒籽和先撒粒后耕地两种。点播一般每亩点播5000-6000穴,每穴10-15粒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播种量条播一般每亩2.5-3公斤,撒播每亩约5公斤。
5、田间管理。当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要及时排水,地表稍干后浅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以利出苗。遇旱时要及时镇压,踏实土壤,以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在苗高6-8厘米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第二次中耕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荞麦开花灌浆期亩用0.5公斤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60公斤喷施1-2次,提高荞麦的产量。甜荞开花期应人工辅助授粉,提高自然授粉结实率,可放蜂传粉或于上午8-10时用绳索或细竹竿在植株上层来回轻轻拉拖,进行2-3次,每次间隔3-5天。苦荞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只要在花期适当,采用去顶尖的办法限制其无限生长即可。注意防治立枯病、轮纹病、霜霉病、病毒病、白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