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续强降雨天气,致使我县各镇(办)道路、通讯、农田、水电等不同程度受损。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对严峻的汛情和灾情,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于第一时间全力以赴投身防汛救灾一线,着力织紧织密防汛“安全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即日起“防汛救灾进行时”栏目,全面聚焦防汛救灾一线,陆续推出全县各镇办和重点部门防汛抢险、灾后恢复重建的动态报道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退役不褪色 防汛显担当——青山镇退役军人防汛工作侧记
近日来,面对防汛救灾呈现雨量大、汛情猛、突发险情多的严峻形势,青山镇全体退役军人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发挥军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优秀品质,第一时间下沉各村(社区)开展入户宣传、地灾排查、群众转移、后勤保障等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而动,做好雨情信息“宣传员”。7月19日,大雨下了一夜,并仍在持续。“请各村不能大意,立即排查危房,要保证危房不能住人,全体机关干部要加大排查,逐村逐户排查安全隐患…”“收到、马上行动!”在收到镇防汛指发出的指令后,退伍军人张凯立即响应,并第一时间协同青山社区包村干部对辖区切坡建房户、临坡临崖临水户、独居老人户、五保分散供养户、土房户开展“敲门入户”宣传,第一时间将雨情信息传递到户到人。“叔,雨下这么大,你还在这住,在外的娃该多操心啊,后面还要继续下,咱们就直接住在安置点,你也住得安全舒服,在外面的娃也放心…”在张凯的耐心劝说下,家住青山社区乌龙沟十七组的王开寿终于同意撤离。在做好信息传递和人员撤离的同时,张凯还对辖区房屋受灾情况进行统计上报,组织43户群众对房屋周边垮方进行清理,以实际行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向“汛”而行,争做防汛救灾“战斗员”。面对本轮强降雨,退伍军人刘广军迅速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赶到所包村组,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查看情况,组织群众撤离,协调安置地点,提供药品、食物等必要的保障物资,确保群众在汛期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和照顾。天刚放晴,刘广军却没有放下心,他始终记挂着二组河道边通组路的安全,立即前往现场查看道路受灾情况。面对被雨水冲毁的路基,他当即跳入水中查看情况,立即搬运石头设置警示标志,在搬运途中受伤,鲜血一下子就顺着手掌流了下来。当同行的干部群众让他回去处理,他却说,“没事,防汛就像打仗,打仗哪有不受伤的,我们受点伤,群众能更安全,这样的伤受的值!”说罢,忍着疼痛仍然坚持将二组排查完,结束之后才匆匆回去处理伤口,缝完六针后又返回了工作岗位。
逆“汛”而上,勇当安置点里“保障员”。“小朱这个小伙子不错,对我们跟自己的叔姨一样,就是这几天又要帮忙抢修、又要给我们做饭,真的是辛苦了!”说起朱先涛,花园村龙门片区安置点里的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朱先涛是青山镇事业党支部的党员,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冲锋一线是他最常做的事情,从7月10日调整到花园村包村之后,他就主动前往条件最艰苦的龙门片区。花园村的龙门片区靠近丹江、基础设施薄弱,共有5个滑坡体监测点,每次汛期都是任务最重的地方,朱先涛与包片村干部、滑坡体监测员、片长协商配合,逐户宣传雨情汛情、培训备汛知识。7月15日,第二轮雨情来临之前,朱先涛与其他包片干部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共18户31人,7户9人安置在龙门小学安置点。7月17日强降雨以后,龙门片区严重受灾,道路受阻,朱先涛坚持带领龙门片区包片干部紧急疏通道路,骑摩托往返运送生活物资,驻点为安置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因为人力紧张,朱先涛又主动承担起了为安置点群众做饭的任务,因为他年轻肯干,群众都喜欢叫他“小朱”,每次见到他,都能露出真切的笑容,在片区群众看来,他是镇上派来的干部,更是龙门片区的“自己人”。
以迅应“汛”,甘当防汛备汛“勤务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一名在部队上有后勤经验的退役军人,时时刻刻做好后勤物资准备,既是李富罕的一贯追求,又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7月7日强降雨,因线路受损,青山镇青山社区全境停电,镇防汛指挥部存在指挥受滞风险,停电第一时间,在镇机关待命的李富罕迅速组织人手,在3分钟内接通并发动发电机,优先恢复了指挥部供电,确保了全镇防汛体系的顺利运转。快速的行动来源于平时细致的准备工作,早在进入汛期之时,李富罕就积极盘点物资库物资,补充编织袋、铁丝、雨衣、方便面等物资500余件,开展发电机紧急供电2场次、联系待命工程车辆10辆、准备柴油5桶等。“罕哥就像一个‘百宝箱’,什么时候要领什么物资他都有,这点最让我们安心了!”在李富罕看来,一句“罕哥”是对他的最大认同,让人安心就是对他工作的最佳表彰。
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险情,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挺拔身影,一双双强壮有力的坚实臂膀,一次次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是他们,用一抹抹永不褪色的“橄榄绿”筑起了防汛救灾“钢铁长城”。(刘明 舒娜 郭浩然)
风雨中的守护者——金丝峡镇防汛办干部李乐豪防汛事迹
在防汛抢险的战场上,每一位防汛办干部都肩负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李乐豪就是这些防汛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李乐豪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奋战在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了一名防汛干部的责任担当和风采。
自2021年8月李乐豪进入金丝峡镇人民政府工作以来,一直负责该镇防汛抗旱工作,身为防汛办的干部,每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他总是思考在前、谋划在前,做好防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应对汛情。
今年7月初,连续多日降雨,丹江河水日渐上涨,这让位于丹江河畔的金丝峡镇防汛压力倍增。李乐豪深知一名防汛干部的责任重大,他时刻紧绷防汛之弦,不敢有半点松懈大意。每天奔波在防汛一线,深入到全镇14个村(社区),实地检查防汛仓库物资准备情况、安置点设置情况、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移监测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村(社区)立即整改;对镇域内的雨量监测器进行查看,保证雨量监测器正常运行,发挥其预警作用。
7月18日晚,县气象局紧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对金丝峡镇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这关键时刻,李乐豪作为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重要成员,从接到预警通知那一刻起,便进入了“战时”状态,他24小时坚守在镇指挥部,时刻关注着雨情、水情、汛情的变化,以及上级各部门的预警预报。每当他感到困乏的时候,就用冷水洗脸,或用一杯杯浓茶来提神,让自己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状态,不错过任何一条汛情信息。
每当有新的雨情信息或预警更新,李乐豪总是第一时间向镇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并果断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迅速有效地落实。为了将防汛指挥部的各项指令迅速发布到各村社区及成员单位,李乐豪编写发送200余条预警及防汛工作指令信息。信息涵盖了防汛要点和具体要求,确保全镇村社区和单位能够清晰地了解当前防汛形势和自身任务。
在做好信息传递的同时,李乐豪还积极筹备和落实机械、发电机、铁锹、照明器材等应急抢险物资,迅速动员镇上的民兵应急抢险队伍,时刻做好备勤出动准备,全面做好应急抢险准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随着暴雨的持续,金丝峡镇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李乐豪又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排查清查工作,及时了解各村(社区)受灾情况,并向县级各部门汇报灾情。他积极联系县水利局申请救灾物资,确保这些物资第一时间发往各村(社区),推进供水设施抢修进度,为灾后恢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本场防汛抢险的战斗中,李乐豪所在的镇防汛办坚决落实“人盯人防抢撤”、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严格督促各村(社区)因时因地扩大撤离范围,累计撤离116户281人,全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不仅仅是一名防汛干部,更是百姓生命财产的守护者。每一条河流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责任感,确保每一户、每一人平安,才能无愧于群众的期望和信任。”李乐豪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用坚守与付出,守护着一方百姓平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防汛干部的责任与担当。(黄丽 姚一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