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信任我,选我当商南县人大代表,就要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服务。”这是商南县十九届人大代表、西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汪静时常挂在嘴边的话。2021年,她当选商南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以来,时刻牢记代表的使命和职责,把一件件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怨言”变“建议” 解决群众“烦心事”
网吧坎小区道路,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商南县高级中学、希望小学学生及周围居民经常走的“近道”,道路虽100余米,每天走的人却有3000多人次,道路崎岖不平,也没有路灯,广大学生和群众出行很是不便,怨言较多。
“群众对啥有怨言,我们就要在哪个方面找工作短板”汪静说。经过1个周时间的走访调研,撰写了《关于修复亮化网吧坎小区道路的建议》,在2022年“人代会”期间,向大会提交了这份建议。商南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此建议列为当年重点建议,按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四办责任制”要求,住建局10月份开始动工,西关社区积极配合做好环境保障工作,12月份就峻工了,新修的道路两旁安装了4盏路灯,种上红叶石楠,配备了4个垃圾桶。住在路口的第一户居民杨小喜高兴的说:“路修了,心里舒坦多了,再也不用为房屋不好出租而担心。”商南县高级中学学生不再害怕晚上走这段路了,众人交口称赞,夸汪静是个可信赖的“自家人”。今年,她又根据群众的意见,提交《关于加大电动车充电装置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发放副食补贴卡 敬老爱老“贴心人”
西关社区居住人口2254户6990人,为了让老年人能有零用钱花,改善他们生活。2016年开始,西关社区每月给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年人副食补贴50元/月,每年支出20余万元,年年如此,其他村老年人很是羡慕。
“如果直接给老年人钱的话,他们肯定舍不得花,要是给他们发放副食补贴卡,每月去超市买自己喜欢的水果、零食,是不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呢”。广泛征求意见后,汪静主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将西关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副食补贴提升,60周岁-69周岁每人每月60元,70周岁-79周岁每人每月70元,80周岁-89周岁每人每月80元,90周岁-9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200元。仅此项提升,西关集体经济每年就需增加支出15万元。现在,西关60周岁以上老年副食补贴享受人数510余人,每年支出36万余元。老人们见了她都会竖起大拇指,逢人都说“和亲闺女一样”。
慧心巧思解难题 群众心中的“主心骨”
作为人大代表,她深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责无旁贷,哪里有“麻烦事”,第一时间就要迅速赶到。
“我们东单元的化粪池经常堵,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小区环境卫生特别差,也没有人管”“小区的院墙倾斜,严重威胁大家安全”……2023年,豪迪小区、西苑小区等老旧小区划归为西关社区管理,管理的“地盘”大了,收到的群众意见也多了。
汪静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带着社区干部去小区入户调研,邀请小区中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议政代表加入业委会,将辖区内“豪迪小区”“西苑小区”“农行家属院小区”“检察院家属院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进行自治,解决了豪迪小区化粪池堵塞外淤、西苑小区下水道堵塞改造和化粪池清淤、重建农行家属院严重倾斜院墙等问题。
在此期间还组建小区党支部1个,划分党小组10个,逐步推进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党小组设在家门口。选派社区党总支委员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同时,不断完善小区党支部阵地建设,以“居民事我来议,小区难我来帮”为导向,设立支部委员室、业委会工作室,真正把“为民办事”平台建在居民“家门口”,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协商促和谐”。2024年1月,西关社区被陕西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命名为“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年来,她积极履职,热心为群众服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了社区群众心中最值得信赖的“自家人”,她所提的建议被评为“优秀代表建议”,她也被评为“优秀履职商南县人大代表”,“陕西省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先进个人”。(王强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