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15:01:00 来源: 麟游融媒
陕西
举报
初见赵峰时,他正在五尺灶台旁忙碌着,左手提锅、右手颠勺,一碗美味的羊肉泡馍刚好出锅。
初见面,很难将这个穿着白褂子、身材微胖的汉子和作家联系到一起。
赵峰的人生算不上传奇,却贵在历经千帆,仍葆初心。纵使身处方寸,依然不忘心中梦想,在羊肉馆里书写人生。
(赵峰正在制作羊肉泡馍)
年少种下文学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赵峰出生在陕西省麟游县招贤镇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娃将来能写小说、能出书。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周三午后,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300字-400字的命题作文《我的父亲》,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千四百多字。”赵峰说,这篇作文最后被老师评价为“完全不是作文,但可以算一篇微小说”并在全班进行了朗读。源于这篇“微小说”,赵峰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以及同学的讨论关注,自此,写作的种子便深深埋进赵峰的内心深处。大学期间,赵峰在西北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所有的选修课却都选择了文学相关的课程,并且从不缺席。那时的赵峰便开始尝试着写小说,一部网络小说《盗中道之盗墓王》在起点小说网连载发表,后又提笔写了言情小说《那年那月》,因人生阅历不足,在写了10万字后被迫放弃。“当时教授给我指导说,写作就像塑造一个人,不仅要有轮廓,更要有血肉。”赵峰说,为了丰富自己作品的“血肉”,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大众文学,兼收并蓄。“直到看完《水浒传》,我才真正了解什么是人物的‘血肉’,才明白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处理人物关系。”2004年,大学毕业的赵峰下定决心,今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写作都将作为终身事业,绝不放弃。刚毕业时,赵峰找了一份编辑排版的工作,由于工作时间长,又缺少自由,深思熟虑之后,他便回到了父亲开的羊肉馆,学起了制作羊肉泡馍和经营饭店的技艺,在父亲的带动下,开启了“热辣滚烫”的人生。赵峰说,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在每个人的笔下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在羊肉泡馍馆的十多年,繁忙而又平常。但时间就像照进树林的阳光,安静祥和,却在不经意间透过树叶的缝隙留下星星点点的斑驳。2016年的一天晚上,赵峰心底的文学种子在沉寂十多年后再次发芽,写作的欲望疯狂生长。在和母亲聊天时,母亲说,你父亲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开羊肉馆,能不能把他的经历写成书。母亲的话,瞬间让赵峰看到了方向,就像行走在沙漠中的人在满天星光中看到了北极星。于是,赵峰开始收集父亲的故事,每天羊肉馆营业结束后,便纠缠着父亲讲述他的故事。为了写出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赵峰还专程回老家住了一段日子。在这片西北大地上,人们对羊有着天生的热爱,养羊、吃羊肉、穿羊皮袄、做羊肉生意……半年之后,赵峰整理好父亲与羊、羊肉馆的故事素材,列出大纲,开始提笔写作。“自己就像一个指挥官,指挥着书中每个人物的发展走向,甚至决定人物的生死。又像一个亲历者,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开心、一起流泪、一起呐喊。”赵峰说,当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时,自己像造物主。对于故事走向,赵峰不仅要考虑全文贯通和情节跌宕,还要兼顾父亲的感受。“这本小说最难的是主人公冯玥生的结局,本来我想在小说结尾给他的人生画上一个句号,但我父亲强烈反对。”赵峰说,父亲将冯玥生和自己进行了现实关联,觉得既然现在他还健康的活着,就不能将冯玥生写死。最终,考虑到故事还有延伸的空间,赵峰便在结局上留下了悬念。2023年,以父亲故事为原型的长篇小说《羊肉馆》经多次修改后,在麟游作家协会的公众号上连载刊发,全篇共45章,40万字。“现在已经和出版社对接好了,不久之后,纸质版的《羊肉馆》便能面世。如果读者反响不错,那么我会在结局的悬念基础上,续写第二部,在羊肉馆里展开第二代人冯峰—也就是以自己为原型的故事。”赵峰说。梦有来处,更彰显纯粹。二十多年后,小说《羊肉馆》和多年前语文课上的作文《我的父亲》终于形成闭环。《羊肉馆》一经面世,在山城麟游引起不小轰动,一时好评如潮。人们欣赏作品的同时,更惊叹于这部长篇小说竟然出自一个羊肉泡馍馆老板之手,赵峰也因这本书从福建的会文书联获得了5万元的支持基金。“我从来没想过靠着写小说来获得经济收益,写小说完全是发自内心对文字的敬畏,对写作的热爱。未来,我也会继续进行中长篇小说创作。”赵峰说。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当提笔进入情节,文思泉涌之时便需要一气呵成。此间的抽烟、喝水、挠头等一系列动作都会变成无意识的本能行为。”赵峰说,有时候身体明明撑不住了,但大脑却很兴奋,思维和身体总是在无限拉扯。有一次,赵峰写作到凌晨五点,仅仅休息了两个多小时便到店里张罗生意,正在前台记账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妻子赶紧将他送往医院,被诊断为心肌痉挛。尽管如此,赵峰也没有停下写作的脚步,就像接触到了阳光和雨水的树苗,断然不会停止生长。目前,赵峰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司机》正在“麟游作家”公众号上连载刊登;以老家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讲述老一辈人爱恨情仇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老庄》正在构思。“就像做羊肉和羊肉泡馍,火候到了才能成就美味。写作也一样,只有走进生活,才能贴近生活,一部有内涵的作品必须有大量的文学积累和素材收集。”赵峰说,趁着现在村子里还有上年纪的老人健在,他要抓紧时间收集村庄里的故事,以老庄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让老庄子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丝印记,给打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留下些许可寻根溯源的东西。经营羊肉泡馍馆给赵峰带来物质上的充裕,而写作带给他精神上的慰藉,两者相伴相生,可以说无悔人生。赵峰作品里的主人公没有举世之功,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大都是芸芸众生中平凡而又普通的那一个,像他自己,也像你、我,在自己的一隅,坚韧、顽强的书写生命的华章!如今,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沉寂的种子正野蛮生长。不惑之年的赵峰找到了生命意义,用文字记录时代,用故事演绎人生!“余生还很长,羊肉馆的勺、手里的笔、心中的梦,我一样都不会放下!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将化作脚下奔赴山海的路。”赵峰说。
本文来源:麟游融媒
责任编辑:
周芳_shanxi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