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打造“千万工程”示范村为引领,坚持将创新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做到重点突破提高,强弱项补短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途径。
“小网格”畅通治理“微循环”。延伸群众办事“服务链”、平安建设“管理链”,推行村组户三级网格管理模式,以村“两委”为核心,按照地缘相近、大小适宜、管理便捷的原则,将全村12个村民小组划分为41个综治网格点,选聘41名党员群众代表担任村级网格员,就近联系20户群众,充分发挥“乡亲效应”,使民生服务落实到格、安全稳定织密成网,形成反映社情民意快、解决问题快、化解矛盾纠纷快的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共摸排解决民生诉求23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6条。
“小积分”兑换乡村“大文明”。积极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机制,建立农户积分档案,与村消费扶贫超市衔接,畅通村民信用券兑换渠道,以正向激励带动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发放信用券289张。依据积分高低和实绩实效,按照一定程序,8户被授予市级“美丽庭院”荣誉称号,村“两委”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最美家庭”16户,树立标杆,打造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和美乡村,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老议事团”促进村庄“大和谐”。坚持自治为基,以“有事好商量,无事聊家常”为宗旨,打造议事调解场所,吸纳德高望重、热心参与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乡贤,组建五老议事团5个,选聘五老人员22名,团队主动解决、靠前解决、及早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共调解邻里冲突、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14件,打通乡村末梢治理。
“高品质文化”激发振兴“新动能”。以“乡村振兴,文化铸魂”为引领,利用国庆节、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常态化组织村民开展唱红歌、广场舞、社火、秦腔等文体竞赛活动10余次,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政策宣传有机融合,以高品质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振村民精气神、培育社会好风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苟稳超 杨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