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抢收忙,金银花香满山沟。在宁强县阳平关镇大长沟村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里,一簇簇鲜嫩的金银花蕾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泛起阵阵清香。基地负责人薛超和村民们穿梭其间,有说有笑的忙碌着,将含苞未放的花蕾摘下放入竹篮里,集中起来运到山坡下晾晒烘干。
今年45岁的薛超,是阳平关镇大长沟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他从陕西科技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珠海、西安等地发展。2013年,他在西安成立了陕西容源物流有限公司,在物流行业一干就是20多年。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山里娃”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经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在西安定居结婚生子,生活越来越好。
薛超虽然在大城市的日子过好了,但总是忘不了家乡的青山绿水,放心不下在农村生活的父母亲,节假日经常回老家休闲几天。看到家乡相对落后的面貌,乡亲们除了外出务工挣点钱,也没有啥更好的出路,他就想发挥自己的学识,和在外面掌握的信息资源,利用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做点文章。薛超的父亲今年78岁了,是当地从医60多年的名中医,一直希望子承父业。薛超选择了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带动乡亲们一起干,也算了却父亲的一桩心愿。
2021年初,薛超心系家乡建设,看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成立了汉中羌耕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宁强县阳平关镇大长沟村流转了120余亩荒坡地,开始种植金银花。最初没有种植经验,修枝和病虫害防治没做好,金银花长势不佳。后来,他通过网络学习、外地参观、请教技术人员等各种渠道,刻苦学习中药材种植知识,重新购买种苗进行补植。人工除草施农家肥,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提升技术和品种改良,今年基地里的金银花迎来了盛花期。
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不仅扮靓了乡村,也让乡亲们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闲置的荒坡地流转有了固定收入,平时还能在基地务工,尤其是金银花采摘期,花蕾含苞待放采摘最佳,花期时间短抢抓晴好天气,基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采收,从而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梦想。“我常年闲暇时间在这个基地务工,1个月能挣2000至3000元钱,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当地村民薛清霞开心地说道。
闻得到花香,看得到希望,小小金银花,增收大产业,中药材产业让村民们收获了金银,也让村域经济得到新的发展模式。据薛超介绍,基地种植金银花、淫羊藿等300余亩,为附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在基地就业增收提供机会,公司种植带动28户40余人在基地务工,年平均收入2万元左右。在薛超的带动下,周边很多群众也开始种植中药材,随着产业的扩大,将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2023年,在阳平关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基地基础设施有了提升,高压动力电也已接通,灌溉水源得到了解决,道路逐步硬化,这不但给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周边的村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如今,除了120余亩金银花示范园,薛超还投入50万元建成了50余亩林下淫羊藿、连翘种植园,今年拟投资100万元扩建70亩淫羊藿,拟建设1000平米农副产品、中药材初加工工厂,计划今年底投入使用。
对项目长远的发展,薛超充满了希望,以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基地,带动村民一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低碳养生休闲度假、尊重自然构建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总规划占地约4500亩,总规划投资1300万元。
薛超从城市到乡村,用苦干实干抒写无悔青春,在农村山坡地上挥洒汗水,让昔日荒山遍地是“金银”,为沉寂的大山带来生机与活力,成为众多回乡创业青年的好榜样。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返乡创业逐梦的“新农人”,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