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14:46:17 来源: 健康陇县

陕西
举报
5天的五一假期,当人们在景点打卡、商场购物、居家休息的时候,医务人员依旧坚守在岗位。在他们眼里,没有假期和非假期之分,救死扶伤的职责与使命牢记在他们心中,每逢假日他们比其他医务人员更加繁忙,他们就是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前沿哨兵”。

2024年5月3日零时许,急诊科同往常一样灯火通明,一楼诊室里匆忙的脚步声、医护之间的交谈声、ICU病区七名危重病人的监护仪报警声此起彼伏。这时“120”电话突然响起,呼救电话中家属称家住南岸的董阿姨在家中看电视时突然昏倒并意识丧失,伴抽搐、呕吐。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挂断电话,急救小组仅用3分钟即乘救护车出发,到达现场后,王医生发现患者呼吸深长而快,呈典型的Kussmaul呼吸,并且呼气有烂苹果味,口唇呈樱桃红色,面颊潮红。与此同时,小袁护士急查的血糖结果也出来了,血糖仪显示为“H”(表示超高,便携式血糖仪能测得的最高血糖为33.3mmol/L)。结合家属诉说董阿姨患“2型糖尿病”6年的病史,医生初步判断董阿姨很可能是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随即向家属简单告知病情,护士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将董阿姨的监测数据和照片同步传送至科室院前急救微信群,用担架抬送救护车,这一切都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谁知转运途中董阿姨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心电监护仪显示室颤,王医生当机立断,立即在救护车上进行抢救施行胸外按压,6分钟后患者被送至急诊三楼ICU,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均已提前准备就绪,开放气道、吸痰、给氧、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不到5分钟,气管插管完成,10分钟后,患者自主心律逐渐恢复,血氧饱和度恢复至94%。医护人员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ICU值班医生接力抢救,通知内分泌科、心内科、呼吸内科专家前来会诊。这时出诊的王医生他们又返回一楼急诊室为等待就诊的病人诊治。经过全力抢救,董阿姨病情明显好转,已于近日搬至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据科主任闫小辉副主任医师介绍,急诊科始建于1989年,历经多年发展,功能已从单一分诊转变为全方位、规范化急诊救治,其主要承担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重症监护治疗以及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120”急救年出诊近4千人次,年抢救危重病患者1千余人次,年门诊接诊1万余人次。“目前已建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为一体的现代化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将院前急救的速度与院内急救的深度相融合,实现了病人上了救护车,就等于进了“抢救室”,为患者赢得了关键的救治时间,”闫主任说。急诊科相较于其他科室除了忙碌之外,与死神赛跑惊心动魄的紧张时刻随时上演。护士长张丹妮说:“这就是急诊科,节假日的工作与平时并无不同,24小时在线,365天无休,坚守就是我们的职责。”(作者:巨红涛、闫小辉)

本文来源:健康陇县
责任编辑:
周芳_shanxi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