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始终做到眼中有人
——读《收获幸福的教育》有感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通读了《收获幸福的教育》一书。这本书介绍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勒克伍德地区的一所公立的非主流学校——杰弗森郡开明学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群不满常规教育“把孩子修剪成平庸而又自满的造分机器”的家长,组织建立的开明学校。该学校的宗旨是发展完整的人。学校的基本目标分别为“重新发现学习的乐趣、寻觅生活的意义、适应时下社会、迎候或然社会、创建合理社会”。学校的基本理念是要帮助学生在个人素养、社会交往以和智能学识方面得到成长。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就是反对“高额赌注般”的考试制度,反对标准化,反对课程的狭窄化。该学校小学、初中和高中没有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对学生评价没有标准化考试、没有分数、没有成绩单,没有学分,每名学生确定一名辅导师,在辅导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设计课程,通过帕式项目进行体验式自主学习,最终形成总结报告。
该书作者瑞克博士作为杰弗森郡开明学校的一员,对学校的理念推崇倍至,为了增加可信度,他对1976年的第一届到2002年届的全部毕业生,面谈调研了约43%,对2002年到2006年期间毕业的865名学生经过细致地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得到437份反馈资料。从收集的反馈资料看,那些不满常规学校标准化考试的学生,转学到开明学校的反倒爱上了学习,得到全面的成长。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任何一个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是由本国国情决定的。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一种教育制度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时候,也会显示出它的弊端。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教育制度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要允许各种教育制度并存发展,各国教育制度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借鉴取长补短,逐步完善。
令人惋惜的是,瑞克博士推崇的开明学校在美国还处于一花独放阶段,还没有成为美国社会教育的主流,也没有成为全世界教育的主流。在美国社会的主流观念里,认为去开明学校的都是从常规学校逃出去的“难民”。
尽管如此,《收获幸福的教育》还是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看到了教育存在的另一种形态。开明学校的很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可圈可点,值得去学习研究借鉴。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始终做到眼中有人。
一、教育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在相同的温度下,石头仍是石头,鸡蛋却可以孕育出生命。教育就是要通过外在的作用让受教育者产生学习成长地内驱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遵循这个教育规律,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育人”和“育分”的关系,要眼中有“人”,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育一定要发生在孩子身上,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如何才能让教育发生在孩子身上,开明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开明学校为每个学生至少配备一个辅导师(顾问),辅导师扮演着学生成长的倡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辅导生和辅导师之间经过磨合,最终建立起可信任的支持关系。辅导师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强项、弱点,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帕式课程,并随学生一起其探究,形成总结报告。辅导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当一个人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选择,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开始出发了。仔细想想,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从自我认知抓教育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孔子说“一日三省吾身”,古代士大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大学为学生配备政治辅导员、班级的班主任就是学生辅导师,承担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重要任务。综上所述,教育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这是我读《收获幸福的教育》的第一个感悟。
二、教育要帮助孩子悦纳他人
我读《收获幸福的教育》第二个感悟就是教育要帮助孩子悦纳他人。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面对三种关系,一是与自己的关系。二是与他人的关系。三是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孩子正确人认识自己,主要解决个人与自己的关系。这个关系解决好了,孩子就具有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教育就有了良好的出发点。下一步,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健康的关系——悦纳他人。悦纳他人不是取悦他人。在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悦纳他人,《收获幸福的教育》通过专门的章节、用具体的事例,做了翔实的叙述。比如,“信任和同情:我们知道如何建立关系”、“换位思考:我们能够将心比心”“做榜样:我们彼此为健康的关系做好榜样”“冲突解决办法:我们能直视和调解”、“责任心:推卸责任止于此”“信心:我有结交他人的勇气”、“接纳:我们知道如何接受自我和他人”“尊敬: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很重要”。的确,我们有同感,“信任、同情、榜样、尊重、接纳”等等,这些关键措施是我们教育孩子悦纳他人的重要方法,在实际使用中效果甚佳。
三、教育要帮助孩子拥抱社会
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人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社会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要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收获幸福的教育》的开明学校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极为用力,通过“自知之明:他们明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和潜能”“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他们知道如何评价不同的观点”“生活能力:他们知道如何应对这个现实世界”等章节做了叙述。我读《收获幸福的教育》第三个感悟就是教育要帮助学生拥抱社会。一个能够拥抱社会的学生,一定是满怀感恩之心,充满正能量的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学校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
当然,书中推崇的“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帕式项目、希望常规学校体系有所革新、希望非主流学校有所改变”等教育实践和观点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和借鉴。鉴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这就是我的感悟。
李少春,男,中共党员,陕西省李晓萍领航校长工作室成员,现任宝鸡高新第十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兼任宝鸡高新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曾荣获宝鸡市第三届、第四届创文先进个人,全市最美志愿者、市级师德先进个人,高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