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工作开展以来,凤县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通过“五到位五个一”工作法,推进合同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提升,助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共收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577份,涉及金额16744.11万元,村均合同23.89份,合同份均金额10.61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部门联审,审查出问题合同份数1279份,已全部完成整改,追回欠缴资金30万元,向纪委移交问题线索5条。

一是组织到位,党政协同“一齐抓”。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农办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发改、司法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合同清理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全县9个镇、66个村均组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专班,印发了《凤县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强化农村“三资”管理行动方案》等文件,建立了3个督导组,定期开展督导,常态化组织检查。
二是培训到位,政策业务“一口清”。合同清理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各镇、县级专班成员部门分管领导及业务干部参加培训20余次,各镇村张贴政府公告500余张,通过县政务信息网、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方式推送合同清理相关信息30余条。
三是程序到位,账内账外“一起查”。把好三道“关口”,确保我县各村资源底子准确明晰。把好数据关。以“三资管理”平台数据和清产核资资料为基础,采取“历史数据+全面摸排”的方式,摸清资源底子。把好审查关。盯紧后半篇文章,压实“一股劲”整改责任。抽调县级专班部门专人负责,集中办公,对合同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以及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好程序关。各镇村做好“四议两公开”会议记录,对合同清理登记表进行公示公开,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行动稳妥有序推进。
四是整改到位,依法依规“一把尺”。按照清收、审查、整改“逐步走”的工作要求,县级专班对收集摸排的各类集体经济合同逐一审查,提出整改建议,形成联审意见,反馈至各镇村。各镇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策原则,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分类落实整改措施,逐份整改,确保问题合同整改到位。
五是机制到位,规范管理“一本账”。扎实做好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后半篇“文章”,建立集体合同审查、备案等机制,制定集体经济示范合同文本,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制度,建立集体经济合同审查机制,多种形式盘活闲置集体资产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