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清明将至,一起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知识

0
分享至

祭先烈,苍柏含翠风拂岗;

敬前贤,青松吐绿水流长;

山低昂,万谷呜咽声浩荡;

雨飘扬,千语悲泣疑惆怅;

过寒食,杯中薄酒浸细壤。

清明节由来

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分节气之后15天,为清明节气。“清明”目前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节日。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孟子·齐人篇》中曾提到,有一个齐国人经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扫墓的祭品,被其他人耻笑。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扫墓习俗已经盛行。
到了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中这样记载,御史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那天,“还归东海扫墓地”。
而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后来回到晋国,继位后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他的气节,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流传至后世的“寒食节”。到了唐朝,唐玄宗更是将寒食节扫墓定为当时“五礼”之一。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民俗

清明三候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为,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美好如约而至;二候田鼠化为鴽(rú):字面意思是老鼠变成了鹌鹑那样的鸟儿,其实是在说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洞中,喜阳的小鸟来了;三候虹始见:雨过春深,则见虹霓,七彩霓虹定格春日胜景。

祭扫踏青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天朗气清的清明,也是踏青寻春的清明,更是情深追思的清明。清明的民俗内涵相当丰富: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其中两大主题,还有插柳戴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闲趣闹趣流传于今。
此外,清明对农家来说,正是春耕、春种、春管的大好时节。这一天,有诗情画意,也有泥土气息,更有浓郁的人情味。

清明节主要传统美食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如鸡蛋、冷饽饽、冷高粱米饭、枣糕、馓(sǎn)子等。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艾粄(bǎn)、暖菇包、乌稔饭、芥菜饭等习俗。

关于描写清明

的诗歌

清明: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5.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清明》

7.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为什么要过清明,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清明,教会我们不忘本

曾问过一位年长的伯伯:“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每年坚持清明祭扫呢?”伯伯说了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往何处。”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清明时节寻根问祖,其实是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先辈的精神。

清明,教会我们在爱中告别

网上有个问题:“祭祖扫墓,真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有人回答说:“祭祖,相信的并不是鬼神,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
死亡,只是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联系。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最好的缅怀是记得,也是放下。那些有关生死的话语,教会我们在爱中学会告别。

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

我有一个同事,每年清明去陵园,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小孩。他说,这种一年一次的经历,会让小孩慢慢知晓血脉的延续,体味责任、礼仪和感恩,这比言传一百遍更有效。
因小见大,由此及彼。这可能也是岳姓族人非要去杭州忠烈祠,两岸三地非要去黄帝陵的原因吧。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有哀思、有纪念,是责任、是感恩。不论家教传承,还是家国情怀,都寄寓在这四月的叩拜之中。

勿忘清明,且惜当下

清明节落在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却也是所有节日中最伤感的。当我们急匆匆地行走时,别忘了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人生终有别离,但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天清气明,杨柳泛青,愿你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带着所爱之人的嘱托,勇敢而从容地过好每分每秒。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尺度”女星的瓜!

“大尺度”女星的瓜!

文刀万
2025-05-23 06:05:02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熙熙说教
2025-07-04 19:55:36
拒付52万酒席钱后续,摊主女儿晒出每桌账目,丢人丢到全国了

拒付52万酒席钱后续,摊主女儿晒出每桌账目,丢人丢到全国了

大鱼简科
2025-06-17 08:55:03
WTT美国大满贯7日战报:国乒8人5胜3负!王楚钦逆转;梁靖崑出局

WTT美国大满贯7日战报:国乒8人5胜3负!王楚钦逆转;梁靖崑出局

郝小小看体育
2025-07-07 11:18:40
我被女友抛弃,多年后我担任副市长,一次参加同学聚会遇到了女友

我被女友抛弃,多年后我担任副市长,一次参加同学聚会遇到了女友

乔生桂
2025-07-02 12:48:44
闪瞎眼!上海很多人都这么做!提醒:电动自行车私自加装远光灯涉嫌违规!

闪瞎眼!上海很多人都这么做!提醒:电动自行车私自加装远光灯涉嫌违规!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08:57:16
新能源车彻底取代油车是闹剧吗?网友:当年小灵通也是这么想的

新能源车彻底取代油车是闹剧吗?网友:当年小灵通也是这么想的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7-06 00:05:10
65岁英达晒北京别墅,满屋藏品都是长辈所留,想认孙子巴图不同意

65岁英达晒北京别墅,满屋藏品都是长辈所留,想认孙子巴图不同意

卷史
2025-05-16 05:04:39
我国985大学新一轮排名揭晓!浙大第3,哈工大第9,武大无缘前10

我国985大学新一轮排名揭晓!浙大第3,哈工大第9,武大无缘前10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7-06 07:40:03
44岁黄宗泽称不结婚是在报复母亲,曝曾因母亲强烈反对与女友分手

44岁黄宗泽称不结婚是在报复母亲,曝曾因母亲强烈反对与女友分手

开开森森
2025-07-06 10:45:07
正式落选,国乒官宣,王楚钦退出原因找到,非伤病,错过反超世1

正式落选,国乒官宣,王楚钦退出原因找到,非伤病,错过反超世1

东球弟
2025-07-07 10:05:45
美记:太阳预计当地时间周一官宣买断比尔,后者将放弃约1400万薪资

美记:太阳预计当地时间周一官宣买断比尔,后者将放弃约1400万薪资

雷速体育
2025-07-07 13:02:03
600万拆迁款全给儿子,45万救命钱被拒,十几年后,结局令人唏嘘!

600万拆迁款全给儿子,45万救命钱被拒,十几年后,结局令人唏嘘!

温情邮局
2025-02-18 15:51:57
B-2轰炸机穿越中国10省,中方雷达未发现?美国军方透露真相

B-2轰炸机穿越中国10省,中方雷达未发现?美国军方透露真相

风信子的花
2025-07-03 18:12:08
白银连环杀人犯高承勇:为儿子前途收手,伏法后儿子被研究所辞退

白银连环杀人犯高承勇:为儿子前途收手,伏法后儿子被研究所辞退

谈史论天地
2025-06-01 14:20:03
大龄剩女嫁意大利帅哥成全家团宠:凭什么?

大龄剩女嫁意大利帅哥成全家团宠:凭什么?

真实人物采访
2025-07-06 12:10:02
三年1.19亿!独行侠官方:与凯里-欧文完成重签续约

三年1.19亿!独行侠官方:与凯里-欧文完成重签续约

直播吧
2025-07-07 04:44:06
泰国少将儿子在酒吧被打,老板放言谁来都得跪,结果如何

泰国少将儿子在酒吧被打,老板放言谁来都得跪,结果如何

第四思维
2025-07-02 18:15:00
机关算尽!“千亿儿媳”徐子淇,让所有人见识到了挤进豪门的代价

机关算尽!“千亿儿媳”徐子淇,让所有人见识到了挤进豪门的代价

肆时说
2025-04-03 16:26:41
3换1!维金斯交易身价曝光!热火又在敲诈湖人

3换1!维金斯交易身价曝光!热火又在敲诈湖人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7-06 22:47:58
2025-07-07 13:44:49

头条要闻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赖上中国 称中方鼓励客户买中国战机

头条要闻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赖上中国 称中方鼓励客户买中国战机

财经要闻

外卖大战补贴升级:能持续多久?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娜扎与张云龙恋情曝光后 粉丝为何担忧

科技要闻

“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外卖大战补贴升级

汽车要闻

据说新款问界M7长这样?售价水涨船高?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数码要闻

4399元!小米激光投影仪3 4K发布 可投射120英寸画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