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13:10:05 来源: 陇县市场监管
陕西
举报
二月二,龙抬头。在陇县二月二新春购物节暨第42个物资交流大会举办之时,3月16日,陇县东南镇纸沟村社火会应邀来到二月二会场进行助兴表演,为大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他们装扮起“黑虎”“灵官”“关羽”“周仓”等十余种社火身子,穿上艳丽的社火服饰,跟随欢快的锣鼓,摇起旱船,跑起纸马,舞起大刀,唱起陇州小调,在会场中、戏台上耍起了陇州社火,处处散发着陇州社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群众们纷纷表示,以前只有过年、元宵节的时候才能看见地道的陇州社火,没想到今年在二月二会场也能看到精彩的陇州社火表演,不仅给我们逛会增添了乐趣,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喜爱陇州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彩的表演让观众目不暇接,欢声笑语在会场上空回荡,引发了现场群众的掌声与欢呼,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陇州社火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也将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不仅弘扬了陇州社火这一非遗传统文化,更加彰显了陇州社火独有的魅力和活力。[ 延伸阅读]
陇州社火小故事
陇州社火起源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盛行于建国前,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90年代,是古代陇州先民图腾崇拜、祈天求福的一种传统民俗礼仪活动,两千余年繁衍不衰,传承至今。陇州社火形式多样,有骑骡座马、尤显古战场的马社火,千姿百态、玄妙险峻优美的高芯,抬架游行、上下巅簸或旋转、意趣横生的跷板社火,古朴稚拙、粗犷彪悍的背社火,血腥恐怖、逼真叫绝的“血社火”,双脚踩蹬、边走边舞的高跷社火,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文化历史遗存。陇州社火游演被誉为“黄土地上的狂欢节”。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大约有一两百家社火进城集中游演,参演达上万人,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游客观看。2003年陇县被陕西省命名为“民间社火之乡”,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评为中国社火艺术之乡。2024年全省民间社火艺术大赛上陇县地台社火获得全省一等奖。
本文来源:陇县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
周芳_shanxi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