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城北村大礼堂喜气洋洋,一场温馨简约而庄重的婚礼正在这里举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对新人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

“在以前的老房子里办事儿,大家都要讲排场、摆阔气,谁家都不愿被比下去,要借桌椅、搭棚子,麻烦得很。现在,直接到大礼堂,锅灶、桌椅和水电费都不用掏钱,真是省心省力又省钱。”提到红白理事会和乡村大礼堂,当天婚宴的主办方雒天省赞不绝口。
近年来,为抵制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不良习俗,传播“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城北村用活文化礼堂探索村级特色的移风易俗新路径。
据了解,这个农村大礼堂建于2018年,占地488平方米,厨房、餐厅干净整洁,炊具、餐桌餐椅齐全。不论谁家有红白事,都可以免费使用场地和工具,自己只需要准备食材,城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和红白理事会人员义务提供服务,并进行全程监督。遇到有村民去世、家里有喜事,文化礼堂就是红白喜事集中办理地,年均承办红白喜事10余场次,平均每桌可较酒店节省500元左右,年均为村民节省10万元左右。遇上文化礼堂有酒席,村里很多人都来义务帮忙,利用文化礼堂办理红白喜事已成为岐山乡村移风易俗的热点和美谈。
据城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范宏杰介绍,“文化礼堂”有礼有节,它既展现着“家道和合、遵礼孝亲”的周礼文化,又具有新时代节俭文明的特点。乡村大礼堂建成后,既承担文艺汇演、理论宣讲等任务,又满足周边群众红白事办理的需要,让沿街办理酒席的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让传统“流水宴”真正实现从“露天办事”到“入室办席”。同时村上红白理事会提出办红白喜事具体的节约倡议,引导村民形成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的意识,形成家家户户仅限红白喜事才能办酒席的文明风尚。
据悉,岐山县凤鸣镇将持续整合利用全镇闲置旧场所,逐村建设乡村大礼堂,以“一约四会”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