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阵阵催人魂,三秦大地尽春韵。随着全省两会的召开,以及省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声在全省各地回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省驻村帮扶干部坚守一线,以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的钉子精神,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坚守帮扶一线。
第一书记直播带货 拉动乡村全面振兴引擎
一顶蓝色小圆帽,一口地道的关中话,如果不是再三确认,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个头不高,不苟言笑的年轻干部就是中直机关选派到柳林村的驻村第一书记。1月24日下午,在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原镇政府院子,人们正在将一件件已经打包好的土豆粉、香菇等农产品装到租来的货运车上。
元开放书记(右一)和他的直播团队在直播。
“昨天晚上正式开播卖了5000多!这多亏了我们元书记和两位工作队员……”柳林村致富能手、香菇种植大户崔战峰激动地说。说到柳林村直播带货,中宣部派驻柳林村第一书记元开放也是笑逐颜开。他也没想到正式开播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刚来入户走访的时候,了解到柳林村的香菇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当时只是条件不成熟,后来在帮扶单位的协调下,爱心企业帮助我们购置了直播设备,才使得这一想法得以落地。”说到直播带货,元开放显得十分从容。
柳林村是中宣部的定点帮扶村,近年来,中宣部选派的历任驻村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拓宽帮扶渠道,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组织社会爱心捐赠、加强学校对外交流等方式,想方设法帮助当地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赢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朱鹮生态园这一生态优势,结合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项目,挖掘柳林村潜在的资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作用。”
精心谋划抓党建 多措并举促振兴
“我到水峪村就是来学习的!”和其他的驻村第一书记不同,记者出身的锦阳路街道办水峪村第一书记冯东红,一大早送走了去省城参加两会的村支书杨春平之后,坐在办公室思考下一步的帮扶工作怎么搞!
“这些年,杨书记带着村干部,为水峪村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带着全体村民通过苹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现如今村子变美了,路变平了,大伙收入增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虽然我是第一书记,但是在有关村子发展,尤其是在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我们在充分尊重村两委的意见下,结合帮扶单位的优势,赋能水峪,为打造和美宜居的美丽水峪发挥我们的作用。”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派驻水峪村第一书记冯东红说。
入户走访中的水峪村第一书记冯东红(中)。(资料图)
无论是精准扶贫期间,还是脱贫攻坚期间,甚至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间,建强基层党组织是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这些年来,我们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支持下摆脱了贫困,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我们要在建强基层组织工作方面不断提升。
水峪村是搭乘苹果产业走上致富快车道的村子,为进一步提高运营成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10月,村两委联系专业运营公司承包经营,合同前提是优先服务本村果农、优先使用本村劳动力务工,可解决就业岗位50余个,使得村上百姓多重受益。2023年,帮扶单位积极配合村上完成穆塬组机井改造工程、实施吕坡组污水治理整治项目、完成户改厕117户、建成村幸福院、维修维护路灯53盏、建立第三个樱桃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产业晋档提级。作为帮扶单位,我们在考虑如何在现有的产业布局中,将党员或者党组织镶嵌在我们的苹果产业链上,让处处彰显出支部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不忘初心 七年驻村帮扶情满白瓜
在耀州区小丘镇白瓜村,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七年多来,他以种子的精神扎根基层,帮助白瓜村脱贫致富。他就是耀州区委办公室驻小丘镇白瓜村原第一书记王利军。
驻村期间,王利军(左二)在入户走访中。(资料图)
2017年11月,担负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光荣使命,耀州区委办的王利军成了千万驻村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从耀州区委办公室到偏远白瓜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驻村队员到第一书记,七年多的驻村工作和生活,他经历了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果,看到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见证了自己的些许努力为村子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在他和村两委的带领下,白瓜村始终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肉羊、蛋鸡、有机肥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推进强村富民,巩固脱贫成果是王利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全面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的坚守,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动态跟踪帮扶,坚持以村集体经济强、村民收入增为重点,大力发展种养业、有机肥加工、有机苹果等产业,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有力法宝。进入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王利军坚持把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首要任务,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干部联系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网格员每周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突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配合区镇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发展绿色循环产业,落实帮扶资金15万元,打造500亩集中连片有机苹果示范园并配套灌溉设施,申报苹果商标,联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苹果包装,制作苹果礼盒、普包各1000套,收购秦脆苹果11000斤进行销售,推动全村苹果产业提质增效;通过资金托管、吸纳就业、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176户持续增收,2023年预计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0万元,为177户脱贫群众分配收益8.95万元,帮助10户脱贫户、监测对象申请50.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用于产业发展,就地转化护林员和特设公岗等83名,新增公益专岗1人,坚持做到脱贫群众每户至少一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七年来,包括我在内的驻村工作队在区委办公室领导的关心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同白瓜村两委齐心协力,聚焦‘五大振兴’,围绕绿色循环产业,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提高脱贫群众发展能力,推动包抓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发挥了驻村帮扶干部应有的作用,但这也让我们受益匪浅。七年的驻村工作,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同群众打交道,如何应对复杂的农村工作,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基层工作经验。”已经履新的王利军说。
来源:耀州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