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是一项生产消费“双升级”、农民市民“两受益”的民生工程。作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试点县,靖边县坚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因地制宜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冷链农产品年销售总额超过1.5亿元。
2023年12月22日,时值冬至,塞上大地寒意正浓,位于靖边县东坑镇四十里铺村的登林家庭农场里却热闹非凡。当日,来自安徽的客商驱车千里来到该农场收购马铃薯。看着一袋袋新鲜“出库”的马铃薯装上物流车,农场负责人李登林喜上眉梢。
2022年,靖边县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颇有经济头脑的李登林,从政策一出就开始琢磨建设冷藏保鲜库的事情,并于当年8月建成投用了占地7000平方米、总库容近1万吨的地下冷藏保鲜库。
登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登林说:“修了冷库,有了保障,我也敢大胆种(马铃薯)了,存下的货到了反季节肯定涨价,像2月份的时候,每斤涨到1.8元,一年能收入百八十万元。”
过去,生鲜不鲜,未卖先损是许多农户的闹心事。李登林回忆,2021年,他家的600多亩马铃薯滞销,由于没保鲜设施,当年他损失一百多万元。如今有了冷库保鲜,马铃薯错峰上市,不仅自己尝到甜头,周边农户也从中受益。
伊当湾村村民汪东伟说:“去年,(我)在李登林的冷藏库存了2000吨(马铃薯),多赚了40多万元,今年我种了1500亩,定了10个库,存了3000多吨。”
近年来,靖边县抢抓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试点县和全省整县推进试点县契机,用好用活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中央转移资金2500万元,带动70个建设主体自筹资金8583万元,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高温冷藏库、通风库、贮藏窖等冷链微循环设施,把冷藏保鲜设施建到田间地头,农民种植的胡萝卜、马铃薯、辣椒、苹果等农特产品收获后,经过分拣、清洗、包装进入冷库存放,不仅锁住了新鲜,还保证了品质、增加了附加值。
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温冷藏库118个、通风库8个、贮藏窖单体库54个,冷藏保鲜总库容超过8万吨,覆盖16个镇、54个行政村。遍布在田间地头的冷藏保鲜设施投用后,因调节农产品上市时间,延长供应期,保鲜设施可为农户的产品增加经济效益每吨500元。广大农户种植的时令蔬菜现已通过冷链物流销售到全国各地,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靖边胡萝卜更是漂洋过海闯入了国际市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已成为靖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稳定器”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靖边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建宏说:“我们将聚焦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为农民而建,得农民认可’的工作目标,全面强化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更好的为全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把这项关乎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实实在在干到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