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滨区委统战部立足实际、夯实基础,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推动各项工作质效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统战智慧和力量。
坚持“三个深化”,推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有效。深化“四比一创”活动。支持各民主党派常态化开展“比学习、比履职、比奉献、比素质,创优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民建渭滨总支被民建中央授予“全国先进集体”,民革渭滨总支被民革省委会授予“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32名民主党派成员被市级以上单位表彰。深化“结对共建”活动。6个区级民主党派与6个社区、6个村开展组织共建、实事共办、发展共促、困难群众共帮活动,与8个镇街联姻结对,开展共建活动198场次,受惠群众1000余人。深化“党(会、盟、社)员之家”创建活动。民革、民盟、民建渭滨总支建立“党(盟、会)员之家”,打造凝聚共识的“同心桥梁”、履职尽责的“工作平台”、服务成员的“温馨港湾”。
坚持“三个聚焦”,促进 “两个健康”。聚焦问题解决,印发《开展走进商会、企业一线、听诉求、解难题、优服务活动方案》,累计走访民营企业30家、异地商会5家,收集整理企业意见建议17条。聚焦平台搭建,召开政银企“早餐会”3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相关区级部门负责人与辖区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梳理、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35个。聚焦服务保障,举办民企沙龙2次,零距离倾听企业家心声,回应发展期盼,解决实际困难,推进企业间交流合作。
坚持“两个全力”,推动对台交流提质增效。全力组织“姜水迎赤子 心香祭神农”活动。发挥炎帝陵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优势,邀请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师生开展祭炎和研学活动,隆重举行海峡两岸同胞拜谒炎帝神农典礼,陕台两地各界民众代表参加典礼。全力为炎帝陵申报陕西省“对台交流基地”,搭建高层次对台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台湾民众、青年学生来渭开展交流,提升渭滨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四个着力”,提升基层统战工作质效。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履行好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突出组织协调,与相关区级部门就基层统战工作定期对接进度、协商解决问题。完善机制架构。以区委领导为主线,区级成员单位为横线,镇(街)、村(社区)为纵线,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建立镇(街)同心实践中心8个、村(社区)同心实践站16个,卫健、园区、学校行业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3个,打造示范点16个;坚持统战部班子成员和干部联系包抓镇街、部门制度,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着力健全制度体系。印发《全区基层统战阵地建设任务清单评分表》,将工作情况纳入年终统战工作考核;建立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督查考评制度,考核过程公开化、考核结果透明化。着力打造工作新载体。建立区和镇(街)两级统战“微讲堂”,开展培训40余场次;设立统一战线“活动日”,引导统战成员参与结对共建、居住村(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60余场次。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经验做法,被《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宝鸡统战》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