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真有那么恐怖吗
有不少体检项目中都包含有颈动脉彩超,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看着上面赫然写着:颈动脉内膜增厚并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
那么颈动脉斑块真有那么恐怖吗,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颈动脉斑块。只有正确认识、科学管理,才能有效防范疾病发生。
颈动脉可分为内膜、中层和外膜,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小于0.9mm。当0.9mm≤IMT<1.2mm,诊断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当1.2mm≤IMT<1.4mm,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当IMT≥1.4mm,诊断为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程度可分4级:<50%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100%为闭塞。
颈动脉位置表浅、检查方便,被视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一个“窗口”,如果颈动脉发生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提示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也存在粥样斑块的可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
一是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是形成斑块的“原料”,胆固醇水平越高发生斑块的风险就越大;
二是一些血管内皮破坏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增龄等,它们是胆固醇形成的帮凶,这些可以破坏血管内皮,使得胆固醇更容易进入血管壁形成斑块。
还有就是遗传因素,其在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颈动脉是负责向大脑供血的血管生命线,但并非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有意义。稳定斑块,可在几十年里缓慢生长直到可能引起狭窄或闭塞。不稳定斑块,宜发生自发性糜烂、裂纹或破裂,在引起动脉狭窄之前即可引起急性血栓形成、闭塞和梗死。
颈动脉斑块是否对身体产生影响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会造成狭窄,但通常小于50%的狭窄不会引起脑血流的减少,甚至严重狭窄和完全闭塞也不一定会引起脑血流的减少,因为脑动脉可形成侧支循环代偿,只有当狭窄程度严重,而侧支代偿较差时,才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并引起相应症状。当颈动脉狭窄程度不严重(不超过70%)或侧支代偿良好时症状一般不明显,甚至无症状。
第二是斑块的稳定性,即是否为不稳定易损斑块。颈动脉斑块除了造成狭窄外,另一个危险是斑块在不稳定状态时可以脱落,导致远端脑血管的闭塞,造成脑梗塞。不稳定斑块像一个皮薄馅多的饺子,易发生破裂、脱落,在血流的冲击下,引起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和脑梗死。
因此评估颈动脉斑块是否危险,关键要看颈动脉是否存在重度狭窄以及斑块性质是否稳定。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
第一,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
第二,吸烟人群。吸烟可使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此外,吸烟还能使血液中的血脂成分发生变化。吸烟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明显相关,增加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第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异常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且糖尿病患者常伴高脂血症,这些能够促进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第四,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液在血管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和冲击增强,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导致斑块及狭窄形成。
第五,肥胖患者。肥胖常并发血脂升高、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都容易造成血管狭窄。
第六,缺乏运动、持续精神紧张患者。缺乏运动以及持续精神紧张,容易形成斑块。
第七,饮食不节制者。长期吃油腻、动物肝脏、甜食、暴饮暴食人群,容易形成斑块。
第八,长期口服避孕药者。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异常,更容易形成血栓。
如何筛查颈动脉斑块?
对于斑块的初步筛查,首选的是颈动脉彩超。颈动脉彩超可以显示斑块大小、性质、内膜厚度,血流速度等。
建议50岁以上既往体健人群每年做一次颈动脉彩超。
如果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肥胖病、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时,则要缩短筛查时间,一旦发现不稳定斑块,积极干预后,建议3-6个月复查。
文章素材来源互联网,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未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