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城固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固酒业)厂房深处,有一处幽静的院落,花草流水相映成趣,旁边三层小楼的走廊上,挂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有机柑桔果酒”、“陕西省柑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牌子。在这一方天地里,酿酒师张天虎坚守了十多年,创新研发出国内仅有的一款柑桔类桔子果酒。


记者见到张天虎时,他正跟徒弟在库房测试柑桔果肉糖分含量,满屋子金灿灿的柑桔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他随手拿起一个桔子递过来,“这是我们有机柑桔基地新鲜采收的桔子,糖分在10—12%,可甜了,你尝尝。”

递桔子的手厚实、粗糙。“人手少,所有的事都得亲力亲为。”张天虎笑着说。这句话,也是他这些年从业经历的真实写照。从1980年到2008年,他几乎一直坚守在酿酒车间一线,先后在洋县地方国营白酒厂、湖北省劲牌公司、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地,做猕猴桃果酒、黑米酒和枸杞果酒生产线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总工。近30年的锤炼,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果酒酿造经验,成为国家一级品酒师,连任三届国家级果露酒评委。
城固是全国北缘地区最大的绿色生态柑桔生产基地。2008年,城固受极端低温气候影响,桔树落果严重,柑桔产业遭受重大损失,桔农陷入“丰收不增收”的困境。城固酒业萌发了将柑桔酿成果酒的想法,随即建成1条桔子酒发酵新工艺生产示范线,邀请在业内小有名气张天虎回来做技术总工。
“将柑桔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让更多人受益,这件事意义非凡,我一定要做成做好。”回来之初,张天虎就立下宏愿。
然而,柑桔果酒加工工艺是世界难题,做成做好谈何容易。第一年,张天虎凭借多年的经验试验出第一杯柑桔果酒,满怀期待将桔子酒进行指标检测时,得到的结论却是由于柑桔富含柚皮苷,导致果酒苦味重、香味不足,酒体不协调不平衡,不符合期望值。

他随即与陕西理工大学(原陕西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合作,利用该校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反复试验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再不断优化和调整配方及生产工艺……整整3年的奔波,1000多个日夜的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1年终于解决了生产中各工艺单元物料传送、基酒脱苦、桔子酒风味定型等技术难题,形成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桔子酒发酵新工艺技术。经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鉴定,结论为:“桔子酒生产技术属国内首创,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同年,该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柑桔果酒生产的空白。


在桔子酒发酵生产工厂化设计的同时,张天虎以中间试验生产的基酒为原料,通过反复品评试验,开发出了甜型、半甜型、干型、半干型4个桔子酒产品,并完成了产品企业标准制定。新工艺生产的桔子酒色泽橙黄、清亮透明、具有协调的桔香和酒香,酒味圆润、酸甜适口、风格独特。2012年,柑桔果酒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60岁的张天虎
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自此,柑桔果酒的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张天虎的研究并未停止。2013年,陕西省柑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他任该联盟的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定期组织专家交流柑桔种植、加工、销售等信息。在交流过程中,他们产生了种植有机柑桔的想法。


城固县原公镇青龙寺村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村,此地是典型的浅山丘陵地带,光照足,通风好,柑桔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达到出口质量检验标准。2014年,城固酒业在此建了1000亩有机柑桔示范基地。
“我们给桔农提供技术指导,并定价回收。桔农不再为销路犯愁,柑桔果酒原材料的品质也有了保障。” 张天虎说,今年基地桔子大丰收,每亩可产6000斤左右,他们按照1.6元/斤的价格回收,解决了桔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这些年,柑桔果酒在国内果酒市场上独领风骚,产量一直稳定在100吨左右。张天虎秉持匠心,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一直用最细腻的触觉持续提升工艺水平。随着工艺的不断精进,如今柑桔果酒的品质又有了质的提升,苦味极大改善,并增加了桔皮的香味,在2022年中国果酒挑战大奖赛中荣获发酵类金奖,城固酒业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果酒产业风云企业,张天虎个人获得了2022年度中国果酒产业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如今,60岁的张天虎退休后又被单位返聘,继续在酿酒一线发光发热。制酒工艺是人传人的活儿,去年他收了个徒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我现在还选择了很多研发课题,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带动更多年轻人,把柑桔果酒生产工艺传承下去,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将柑桔果酒打造成全国果酒名片,走向世界飘香世界。”张天虎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