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遍地金黄粮满仓 黄龙12.31万亩玉米喜丰收

0
分享至

玉米丰收好时节,遍地金黄粮满仓。近日,黄龙县12.31万亩玉米迎来大丰收,黄澄澄的玉米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运输、晾晒,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玉米丰收“金”满仓

走进界头庙镇的田间地头,粗壮的玉米秆上挂着硕大的玉米包,正在田间作业的玉米机械化收割机“突突”前进,轰鸣不息的农机,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忙忙碌碌的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田野丰收图。

“我今年种了60亩玉米,现在已经开始收割了,今年玉米长势不错,产量也比去年高,预计亩产1500斤,大概能收入90000元!”界头庙村村民吴海印笑着说。

界头庙镇是黄龙县玉米主产区,近年来,界头庙镇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镇共种植玉米3.8万亩,现已进入成熟收获期,预估平均亩产可达1600斤。

“作为全县的农业大镇,界头庙镇近年来紧紧聚焦粮油生产的耕、种、防、收四个环节,我镇通过成立秋收志愿服务队、整合各类机械等措施,稳步推进秋收工作,确保我镇秋粮颗粒归仓。”界头庙镇副镇长马甲说。

在三岔镇,农民丰收玉米的场景也是随处可见。

一台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车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机械中,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流程一气呵成,眨眼间,金灿灿的玉米棒便堆满了运输车。

“我种了1300多亩玉米,现在开始陆续收割了,已经收了十几亩了,今年是个丰收年,雨水够用,玉米产量特别好,相比去年一亩地能高出来300多斤,太高兴了!”李家庄村种粮大户张小军乐呵呵地说道。

距离黄龙县城西19.5公里的三岔镇,耕地面积7.7万亩,其中玉米面积4.1万亩,是全省“万亩玉米创高产示范基地”。近年来,三岔镇依托广袤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吨粮田”建设,扎实推进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力促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崾崄乡,金黄色也成为了丰收的主色调。

在鲁家塬村,种植大户乔庆文正在玉米地里忙丰收,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从收割机卸粮口倾泻而下,呈现出一派“玉米丰收好时节”的喜人景象。

“我今年种了100亩玉米,目前刚开始收割,已经联系好了客商直接到地头收购,一粒玉米都不用往家拿。”看着喜获丰收的玉米,乔庆文脸上满是笑容。

作为全县的种粮大乡,崾崄乡将继续抓好后期田间管理,强化农机调度和作业服务,确保现有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眼下,黄龙县各乡镇的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晾晒玉米,只见家家户户、庭院内外都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下构成一幅美丽的“晒秋图”。

农业托管绘“丰”景

走进界头庙镇界头庙村,收割机和运输车辆的轰鸣声在田间地头奏响了丰收的交响曲。村民徐长生看着玉米地里饱满的玉米棒,丰收的喜悦挂在了嘴角眉梢。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与合作社签订了玉米托管合同,再也不用为秋收时节联系不到玉米收割机而犯愁了。

“我现在种了80多亩玉米,以前收玉米的时候,全等外地的车过来收,特别不方便。自从合作社成立了以后,我把这80多亩地托管给了合作社了,从播种到现在收玉米,我只用到地头看一看就行了,比以前方便多了。”现在,徐长生只需站在玉米地一旁,全程“监工”,静待收获。

为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黄龙县以界头庙镇为试点探索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成立了黄龙县坤塬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农户和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目的,对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全面托管,不仅解决了目前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也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截至目前,仅界头庙镇签订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面积达20450亩,服务农户400余户。界头庙镇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是黄龙县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在农业托管服务的大浪中,三岔镇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去年我种了70亩玉米,全都堆放在村里设置的晾晒区。从播种到收获,全程享受托管服务,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三岔镇三岔村村民顾明高兴地说道:“土地托管既节约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收入,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

2022年,为有效破解“没人种地、种不好地”的问题,提高玉米种植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三岔镇率先推出“1+1+N”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试点,共签订玉米生产托管服务合同10100亩,最大程度保证了粮食单产提升,为农民直接节约种植成本50余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收入。

从玉米托管入手探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安排“田管家”,黄龙县积极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多方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共38个案例入选。其中,黄龙县是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

目前,黄龙县12.31万亩玉米已进入成熟收获期,其中实施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面积达5万余亩,覆盖群众1922户。

玉米单产创新高

11月1日,一场关于玉米秋收测产的现场观摩会在黄龙召开。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延安、西安和渭南等地市农技单位有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对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进行了玉米机械籽粒现场实打实收,经测产,亩均单产分别达到1120.50公斤和1056.80公斤。

“从目前的测产结果来看,黄龙县百亩攻关田和千亩核心区的平均产量都达到了1100公斤左右,这在全市乃至渭北春玉米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产量水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杨永春说,“这是延安地区首次实现大面积‘吨粮田’目标,是黄龙县玉米生产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技支撑、地给力的综合体现”。

在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接连成片的玉米地一望无垠,成熟的玉米棒沉甸甸地挂着,微风拂过,玉米林发出窸窸窣窣声。专家组通过随机选取地块、实地测距、丈量面积、现场采收、机械籽粒收、称重计量、水分测定及折算等,对玉米田进行现场测产。

随着收割机隆隆驶过,不一会儿,一斗斗金黄的玉米粒儿便如同瀑布一般,倾泻在车厢内。“经过专家测产,我们鲁家塬村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每亩产量达1056.80公斤,这个成绩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了!”看到测产结果,崾崄乡鲁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利激动地说。

同样激动的还有三岔镇李家庄村种粮大户张小军,他说:“今年我种了1300多亩玉米,在县农业局推广‘一增三改两防’措施提升后,今年每亩玉米产量提升了300多斤,总产量增加了40多万斤,总收入也就增加了40多万元!真是没想到!”

近年来,黄龙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夯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基础,厚基础、转方式,强科技、提效益,推动粮食生产“五良协同”,深化托管服务改革,实施玉米单产提升“1+百千万”行动,最大范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县域玉米单产大面积均衡提升,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2023年黄龙县完成玉米种植12.31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12.9%,玉米增密度面积8万亩。

“黄龙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总结经验,把黄龙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进一步推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动力,端牢‘粮食饭碗’,鼓起‘群众腰包’。”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杨永春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年2.4亿!JJJ:感谢帮助和影响过我的人 我的心永远属于孟菲斯

5年2.4亿!JJJ:感谢帮助和影响过我的人 我的心永远属于孟菲斯

直播吧
2025-07-01 11:26:08
Shams:芬尼-史密斯4年5300万签约火箭

Shams:芬尼-史密斯4年5300万签约火箭

懂球帝
2025-07-01 06:50:11
世俱杯八分之一决赛!半场1-0,曼城打入争议球,席尔瓦利剑出鞘

世俱杯八分之一决赛!半场1-0,曼城打入争议球,席尔瓦利剑出鞘

侧身凌空斩
2025-07-01 09:51:24
女网红穿高跟鞋开小米su7 ultra撞车,第一时间自拍:刹车失灵了

女网红穿高跟鞋开小米su7 ultra撞车,第一时间自拍:刹车失灵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01 10:43:00
五台山和尚满口脏话扔供米后续:已迁单处置,原因曝光,当地回应

五台山和尚满口脏话扔供米后续:已迁单处置,原因曝光,当地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6-29 23:03:29
卸任两月,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在机场被“劝返”

卸任两月,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在机场被“劝返”

妙知
2025-06-30 23:37:10
金正恩为棺木盖国旗画面曝光,韩媒:疑似悼念在俄阵亡军人

金正恩为棺木盖国旗画面曝光,韩媒:疑似悼念在俄阵亡军人

扬子晚报
2025-07-01 10:53:14
苏超四大才子原来是一群理工科00后

苏超四大才子原来是一群理工科00后

观威海
2025-07-01 10:28:23
又一中企逃离印度,莫迪掀桌,外企全部跑完了,世界工厂梦要泡汤

又一中企逃离印度,莫迪掀桌,外企全部跑完了,世界工厂梦要泡汤

掌青说历史
2025-06-30 15:56:47
“试图诱使朝鲜进攻韩国”!韩议员:韩军曾派无人机侵入平壤

“试图诱使朝鲜进攻韩国”!韩议员:韩军曾派无人机侵入平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00:20:33
与伊朗神棍共情的人,可以拉黑了

与伊朗神棍共情的人,可以拉黑了

廖保平
2025-06-29 09:14:23
广西6岁男孩被生母抛弃,14岁时却一夜暴富,500万巨款从何而来?

广西6岁男孩被生母抛弃,14岁时却一夜暴富,500万巨款从何而来?

校长侃财
2025-02-17 10:38:39
暴雨过后,有人在成都兴隆湖捞到67斤大鱼!官方:禁止任何形式捕捞,已加强管理

暴雨过后,有人在成都兴隆湖捞到67斤大鱼!官方:禁止任何形式捕捞,已加强管理

封面新闻
2025-07-01 01:54:07
朱德警卫员晚年时透露:十大元帅真正的排序,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朱德警卫员晚年时透露:十大元帅真正的排序,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内向的故事小生
2025-06-30 14:48:07
游本昌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游本昌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澎湃新闻
2025-06-30 16:04:51
特雷杨为老鹰招募两将:肯纳德签1年1100万 沃克4年6200万签换

特雷杨为老鹰招募两将:肯纳德签1年1100万 沃克4年6200万签换

醉卧浮生
2025-07-01 09:18:46
美媒点评交易后的掘金:他们强势回归,西部对手们要颤抖了

美媒点评交易后的掘金:他们强势回归,西部对手们要颤抖了

雷速体育
2025-07-01 09:06:20
海南临高县一企业被要求承担2亿莫须有债务!县领导:为了稳定!

海南临高县一企业被要求承担2亿莫须有债务!县领导:为了稳定!

兵叔评说
2025-06-30 18:01:33
香港顾问团大换血,李泽钜成唯一出局者,李嘉诚痛失最后政坛门票

香港顾问团大换血,李泽钜成唯一出局者,李嘉诚痛失最后政坛门票

闻识
2025-06-30 22:29:57
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9年后,他过得怎样?

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9年后,他过得怎样?

坦然风云
2025-03-26 14:38:55
2025-07-01 11:39:00

头条要闻

游客冰岛租车"针眼伤"遭天价索赔14万:信用卡被刷爆

头条要闻

游客冰岛租车"针眼伤"遭天价索赔14万:信用卡被刷爆

财经要闻

暗访3C贴纸黑市:5元包邮3C标

体育要闻

什么样的老板,能把七冠王坑到降级?

娱乐要闻

Baby现身新加坡!8岁儿子太像黄晓明

科技要闻

扎克伯格官宣!Meta股价创历史新高

汽车要闻

比亚迪海鸥销量超100万 加推自在版车型7.88万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生化危机9》情报汇总:玩法革新 重返噩梦起源!

女生胸部最标准的5个形状(男生禁入!)

本地新闻

被贵妃带火的“唐代顶流”,如今怎么不火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涉伊核机密情报再泄露 白宫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