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遍地金黄粮满仓 黄龙12.31万亩玉米喜丰收

0
分享至

玉米丰收好时节,遍地金黄粮满仓。近日,黄龙县12.31万亩玉米迎来大丰收,黄澄澄的玉米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运输、晾晒,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玉米丰收“金”满仓

走进界头庙镇的田间地头,粗壮的玉米秆上挂着硕大的玉米包,正在田间作业的玉米机械化收割机“突突”前进,轰鸣不息的农机,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忙忙碌碌的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田野丰收图。

“我今年种了60亩玉米,现在已经开始收割了,今年玉米长势不错,产量也比去年高,预计亩产1500斤,大概能收入90000元!”界头庙村村民吴海印笑着说。

界头庙镇是黄龙县玉米主产区,近年来,界头庙镇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镇共种植玉米3.8万亩,现已进入成熟收获期,预估平均亩产可达1600斤。

“作为全县的农业大镇,界头庙镇近年来紧紧聚焦粮油生产的耕、种、防、收四个环节,我镇通过成立秋收志愿服务队、整合各类机械等措施,稳步推进秋收工作,确保我镇秋粮颗粒归仓。”界头庙镇副镇长马甲说。

在三岔镇,农民丰收玉米的场景也是随处可见。

一台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车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机械中,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流程一气呵成,眨眼间,金灿灿的玉米棒便堆满了运输车。

“我种了1300多亩玉米,现在开始陆续收割了,已经收了十几亩了,今年是个丰收年,雨水够用,玉米产量特别好,相比去年一亩地能高出来300多斤,太高兴了!”李家庄村种粮大户张小军乐呵呵地说道。

距离黄龙县城西19.5公里的三岔镇,耕地面积7.7万亩,其中玉米面积4.1万亩,是全省“万亩玉米创高产示范基地”。近年来,三岔镇依托广袤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吨粮田”建设,扎实推进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力促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崾崄乡,金黄色也成为了丰收的主色调。

在鲁家塬村,种植大户乔庆文正在玉米地里忙丰收,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从收割机卸粮口倾泻而下,呈现出一派“玉米丰收好时节”的喜人景象。

“我今年种了100亩玉米,目前刚开始收割,已经联系好了客商直接到地头收购,一粒玉米都不用往家拿。”看着喜获丰收的玉米,乔庆文脸上满是笑容。

作为全县的种粮大乡,崾崄乡将继续抓好后期田间管理,强化农机调度和作业服务,确保现有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眼下,黄龙县各乡镇的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晾晒玉米,只见家家户户、庭院内外都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下构成一幅美丽的“晒秋图”。

农业托管绘“丰”景

走进界头庙镇界头庙村,收割机和运输车辆的轰鸣声在田间地头奏响了丰收的交响曲。村民徐长生看着玉米地里饱满的玉米棒,丰收的喜悦挂在了嘴角眉梢。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与合作社签订了玉米托管合同,再也不用为秋收时节联系不到玉米收割机而犯愁了。

“我现在种了80多亩玉米,以前收玉米的时候,全等外地的车过来收,特别不方便。自从合作社成立了以后,我把这80多亩地托管给了合作社了,从播种到现在收玉米,我只用到地头看一看就行了,比以前方便多了。”现在,徐长生只需站在玉米地一旁,全程“监工”,静待收获。

为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黄龙县以界头庙镇为试点探索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成立了黄龙县坤塬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农户和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目的,对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全面托管,不仅解决了目前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也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截至目前,仅界头庙镇签订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面积达20450亩,服务农户400余户。界头庙镇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是黄龙县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在农业托管服务的大浪中,三岔镇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去年我种了70亩玉米,全都堆放在村里设置的晾晒区。从播种到收获,全程享受托管服务,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三岔镇三岔村村民顾明高兴地说道:“土地托管既节约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收入,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

2022年,为有效破解“没人种地、种不好地”的问题,提高玉米种植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三岔镇率先推出“1+1+N”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试点,共签订玉米生产托管服务合同10100亩,最大程度保证了粮食单产提升,为农民直接节约种植成本50余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收入。

从玉米托管入手探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安排“田管家”,黄龙县积极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多方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共38个案例入选。其中,黄龙县是陕西省唯一入选案例。

目前,黄龙县12.31万亩玉米已进入成熟收获期,其中实施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面积达5万余亩,覆盖群众1922户。

玉米单产创新高

11月1日,一场关于玉米秋收测产的现场观摩会在黄龙召开。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延安、西安和渭南等地市农技单位有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对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进行了玉米机械籽粒现场实打实收,经测产,亩均单产分别达到1120.50公斤和1056.80公斤。

“从目前的测产结果来看,黄龙县百亩攻关田和千亩核心区的平均产量都达到了1100公斤左右,这在全市乃至渭北春玉米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产量水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杨永春说,“这是延安地区首次实现大面积‘吨粮田’目标,是黄龙县玉米生产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技支撑、地给力的综合体现”。

在黄龙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区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接连成片的玉米地一望无垠,成熟的玉米棒沉甸甸地挂着,微风拂过,玉米林发出窸窸窣窣声。专家组通过随机选取地块、实地测距、丈量面积、现场采收、机械籽粒收、称重计量、水分测定及折算等,对玉米田进行现场测产。

随着收割机隆隆驶过,不一会儿,一斗斗金黄的玉米粒儿便如同瀑布一般,倾泻在车厢内。“经过专家测产,我们鲁家塬村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每亩产量达1056.80公斤,这个成绩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了!”看到测产结果,崾崄乡鲁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利激动地说。

同样激动的还有三岔镇李家庄村种粮大户张小军,他说:“今年我种了1300多亩玉米,在县农业局推广‘一增三改两防’措施提升后,今年每亩玉米产量提升了300多斤,总产量增加了40多万斤,总收入也就增加了40多万元!真是没想到!”

近年来,黄龙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夯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基础,厚基础、转方式,强科技、提效益,推动粮食生产“五良协同”,深化托管服务改革,实施玉米单产提升“1+百千万”行动,最大范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县域玉米单产大面积均衡提升,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2023年黄龙县完成玉米种植12.31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12.9%,玉米增密度面积8万亩。

“黄龙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总结经验,把黄龙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进一步推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动力,端牢‘粮食饭碗’,鼓起‘群众腰包’。”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杨永春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部争冠格局很明显了!三足鼎立有人发大财,PK雷火比湖人勇士强

西部争冠格局很明显了!三足鼎立有人发大财,PK雷火比湖人勇士强

嘴炮体坛
2025-07-01 20:34:23
股市上涨能不能促进消费?今天官媒发声了——道达投资手记

股市上涨能不能促进消费?今天官媒发声了——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9:47:02
国家电力局长意外被捕!居然早成美国间谍,被捕时叫嚣我是美国人,被判5年监禁后驱离出境

国家电力局长意外被捕!居然早成美国间谍,被捕时叫嚣我是美国人,被判5年监禁后驱离出境

大白聊IT
2025-06-14 22:40:59
娃哈哈宫斗(下):老宗心里是娃哈哈的百年大计,小宗心里只爱自己!

娃哈哈宫斗(下):老宗心里是娃哈哈的百年大计,小宗心里只爱自己!

BenSir本色说
2025-06-24 22:26:33
最不欢迎中国人的6个国家,把不待见写脸上,中国游客还蜂拥而入

最不欢迎中国人的6个国家,把不待见写脸上,中国游客还蜂拥而入

青途历史
2025-06-30 14:02:27
特朗普放话伊以将再战,伊朗防长访华提300亿请求,中国咋应对?

特朗普放话伊以将再战,伊朗防长访华提300亿请求,中国咋应对?

流年拾光
2025-06-27 22:09:10
灰熊豪掷3.25亿签4人:JJJ顶薪细节确定 16人名单3新秀还未签约

灰熊豪掷3.25亿签4人:JJJ顶薪细节确定 16人名单3新秀还未签约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7-01 20:12:39
好消息,熊磊终于得到了她该有的回报

好消息,熊磊终于得到了她该有的回报

趣文说娱
2025-07-01 09:44:55
诸葛亮临死为何决意杀掉魏延?别被演义骗了,真相其实只有4个字

诸葛亮临死为何决意杀掉魏延?别被演义骗了,真相其实只有4个字

兄弟养牛
2025-06-30 10:12:34
图多尔:皇马上场比赛和上赛季勒沃库森很相似,球队必须抓住皇马的弱点

图多尔:皇马上场比赛和上赛季勒沃库森很相似,球队必须抓住皇马的弱点

雷速体育
2025-07-01 21:09:25
西尼亚科娃申请暂停,暂停约5分钟后比赛恢复进行!

西尼亚科娃申请暂停,暂停约5分钟后比赛恢复进行!

直播吧
2025-07-01 21:32:13
被追缴税款4.8亿后,宁波夫妻果断离场,将“烂摊子”留给了国资

被追缴税款4.8亿后,宁波夫妻果断离场,将“烂摊子”留给了国资

老鹈爱历史
2025-02-14 11:31:16
女子没叫公婆爸妈被逼道歉后续!女子已回娘家,丈夫和婆婆大吵架

女子没叫公婆爸妈被逼道歉后续!女子已回娘家,丈夫和婆婆大吵架

清游说娱
2025-05-11 09:44:07
三位港独艺人妄图内地捞金,遭遇滑铁卢!演唱会取消,全面遭抵制

三位港独艺人妄图内地捞金,遭遇滑铁卢!演唱会取消,全面遭抵制

归史
2025-06-06 14:49:41
2-0,世界第32掀翻世界第14,王欣瑜完胜,晋级温网女单第二轮

2-0,世界第32掀翻世界第14,王欣瑜完胜,晋级温网女单第二轮

侧身凌空斩
2025-07-01 22:26:02
6年赔光数十亿,华谊兄弟“倒台”背后,是哥俩理不清的“烂账

6年赔光数十亿,华谊兄弟“倒台”背后,是哥俩理不清的“烂账

墨印斋
2025-05-04 19:28:44
杜兰特:火箭球迷对我的到来感到很开心,我自己也确实很兴奋

杜兰特:火箭球迷对我的到来感到很开心,我自己也确实很兴奋

雷速体育
2025-07-01 19:33:06
从主持到获奖,这届白玉兰,给娱乐圈呈现了一场“教科书”式颁奖

从主持到获奖,这届白玉兰,给娱乐圈呈现了一场“教科书”式颁奖

温读史
2025-06-28 14:28:09
云南网红小桃子去世!年仅25岁,长得很漂亮,前一天还在发视频

云南网红小桃子去世!年仅25岁,长得很漂亮,前一天还在发视频

鋭娱之乐
2025-07-01 21:57:18
说岳:朱仙镇之战,岳家军身死13将,2员大将外逃,谁最可惜?

说岳:朱仙镇之战,岳家军身死13将,2员大将外逃,谁最可惜?

北梦一
2025-07-01 18:40:02
2025-07-01 23:11:00

头条要闻

特朗普回应是否"驱逐马斯克"后 马斯克迅速发文还击

头条要闻

特朗普回应是否"驱逐马斯克"后 马斯克迅速发文还击

财经要闻

中央财经委: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体育要闻

3号种子佩古拉0-2世界第116 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曝一加Ace5系列激活量已破200万,后续新机曝光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不用写的字请用拼音代替,不要逞能!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亭台觅知音!百年戏楼藏了多少西厢绝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