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筑巢引凤,蓄势腾飞,一派生机;
这里活力四射,发展强劲,一路高歌。
咸阳高新区引进投资20亿元的咸阳高新锐境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兴平市引进投资10亿元的特种模具及绿色环保轻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建设项目,礼泉县引进投资20亿元的明阳西部研发中心暨电气装备智造基地项目,泾阳县引进投资6.5亿元的怡宝OEM纯净水西北生产基地项目……在咸阳这片投资“洼地”、发展“高地”上,招商引资如火如荼,高质量发展热潮奔涌。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咸阳市产业链推介暨签约大会上,咸阳市共签约项目84个,总投资1082.32亿元,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对于纵深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落地,蕴含着一个个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咸阳市以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围绕壮大优势产业,着力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创新打造多元化招引模式,加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大引资引大资的火热局面,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强力推动,大抓招商“动”起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1月28日上午,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全市招商引资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要求各级各部门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头号工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等机遇,聚焦16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和8条现代农业产业链靶向发力,灵活运用委托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强化信息化支撑、园区化承载、专业化保障、协同化作战,做优做实全年招商引资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来抓。8月22日至26日,市委书记夏晓中带队赴香港、澳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宣传推介咸阳,洽谈合作事宜,外资企业项目招引渠道持续拓宽。
市政府领导赴韩国开展境外叩门招商,举办韩国投资合作推介会。市招商局随省商务厅经贸代表团赴日本、韩国、新加坡3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推介咸阳市情和重点招商产业项目,考察企业,对接项目。
全市上下按照“立足咸阳、辐射全国、板块布局”的工作思路,成立咸阳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组建驻京津冀、鄂渝川、长三角、珠三角四个驻外招商联络处,对外招商网络初步形成。
成功举办“民企进咸阳·同心铸辉煌”、大湾区企业家咸阳行、榆林企业家走进咸阳等系列活动。
……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全市上下一门心思访客商、话合作、谈项目,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
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热”起来
一方热土能不能“热”,靠的是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取决于亲商安商的环境。
10月16日,走进彬州市思科赛科技新材料及药品中间体项目,大型塔吊在空中挥舞着巨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机械设备运转不息……
“彬州的服务周到,投资环境非常好。当得知我们有投资意向后,彬州第一时间与我们对接,很快就达成了投资意向。项目备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当天办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消防审查等也很快就办理完成了。”项目负责人王鹏宝介绍,该项目从去年10月首次洽谈,到今年2月全面开工只用了四个多月。
招商引资是经济的“生命线”,而营商环境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咸阳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政策获得难、市场准入难、要素保障难、融资增信难、人才引留难、企业办事难等堵点痛点问题破解,结合《咸阳市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咸阳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平稳向好若干措施》和工作实际,制定营商环境“五聚焦十突破”工作方案,更大力度提振发展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基础。
为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模式,咸阳市印发《咸阳市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办法(试行)》,对36个省级重点续建项目、28个新建项目、4个央陕合作重点项目、507个市级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加快“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全市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22宗,面积约2079亩,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比例100%;实施“交地即交证”项目75宗,涉及土地面积4179.4亩。
有了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
“链式”思维,大抓招商“强”起来
瞄准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按产业链招商,是咸阳市精准招商的“法宝”。
10月22日,在淳化县昆仑优佳电缆研发生产项目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设备运转不停,铜导体经过拉丝等工序后,被加工成不同型号的电线电缆。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淳化县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是看中了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负责人郭雄涛介绍,项目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目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受到用户广泛好评。
在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带动下,咸阳市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共有输变电装备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4.87亿元。
咸阳市聚焦16条重点产业链,以“‘咸’发智胜‘阳’帆启航”咸阳招商号为主题,采取“国内+国外、内资+外资、产业+特色”的方式,在厦门、深圳等地,开展产业链招商,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
指导县市区(园区)依托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谋划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在重大工业项目招引上求突破,推动全市制造业发展。
——秦都引进投资15亿元的华拓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项目,光伏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长武围绕清洁低碳能化,引进投资22.9亿元的甲醇制甘氨酸、乙二胺项目。
——咸阳高新区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引进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及研发总部项目。
同时,制定《咸阳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工作机制(试行)》,全力保障1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审批周期长、落地难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开花、结果,持续汇集产业链发展新动能,“链”式发展成为推进咸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前三季度,全市纳统合同项目716个,合同引进资金1138.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90.59亿元(含跨年度续建项目到位资金),占市考指标任务的80.99%。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314万美元,占市考指标任务的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