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耳倾听弥漫在时光里的声音,这一刻只属于我和你的对话。本文为网易陕西原创,未经授权不能转载!
“灭了楚国。把他们,都给寡人带回来。”
“把旗高高的举起来,这是我们秦人的精神,是我们秦人的魂。”
“那些漂泊在外的灵魂,还有人在惦记他们吗?”
一封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家书出土,将“黑夫”与“惊”两个名字从千篇一律的兵马俑外壳中剥离出来,字字恳切简洁的家书像极了每一个在外游子的心声,于是黑夫和惊就像无数个我们一样,也是无数个秦兵的缩影,串联起了那么厚重的历史的一角。
我们从金铁木导演的作品中,看到了秦人的风骨和灵魂,又两千年后的秦川大地上,对着满坑满谷的、难以辨认的兵马俑,陡然生出了一种震撼之情。
作为《复活的军团》中的大角儿,秦始皇(陈马峤丹扮演)和李斯(刘云龙扮演)两个角色犹如又一条脉络,站立在秦王朝顶端,更清晰的能够看到这一只兵马俑军团中的泱泱灵魂。
这部沉浸剧的魂便是一封秦王朝士兵的家书,我们知道黑夫与惊的名字,却不知道他们的脸,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命运。
对于第一次听到这封家书的陈马峤丹来讲,直接打碎了对于古人的印象,信中直白的“要生活费”、“要冬衣”实在太像出门求学时远离家人的我们。彼时征兵,上战场的同样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正是我们离家闯荡,看清这个社会的年纪,就连和母亲的对话都相似。
同样的土地上,这份接地气的母子情谊却将虚无缥缈的角色落实了下来,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青年人。
对于专业的演员来说,只要理解剧本逻辑便能演得生动,而当刘云龙看到这封家书后,却突然感觉失控仿佛重叠压缩,正如他所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或许对当时的秦王和李斯而言,看到大秦王朝勇猛的将士们,看着他们死去的灵魂重新浮现在兵马俑的面容上,同样也是万般骄傲与悲慨。
《黑夫家书》全文527个字,于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一经问世,秦王朝的历史迷纱又掀开一层。并不是我们认识中严苛、庄重、父母子女规矩的历史,而是生活在小小屋子里,兄弟和睦,亲人无间的寻常样子,与我们现在的普通人别无二致。
对于这一家书,两位老师了解的时间不同,方式不同,却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了一种亲切与熟悉。从“要钱”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求学的身影,从丝丝缕缕复原的故事中看到自己与父母相通的羁绊。
作为演员,陈马峤丹和刘云龙起初也只是为了工作而面试,身为剧场演员,每一个角色都来之不易,从剧本的熟习到演员的磨合,上台走位不断完善,创编排到演出宣传,足够的冗长和辛苦。
在最初,《复活的军团》也不是我们所见到的这个样子,同样,作为李斯的选角刘云龙老师是秦王的B角;而作为秦王的陈马峤丹老师,其实是王翦将军。
在面试后,金导演让陈马峤丹尝试了秦王的角色,这对于他来说是巨大的惊喜和压力。“能饰演好这个角色吗”,这是一个重担,同样是一个挑战,而从目前来看,一切都恰如其分。
刘云龙老师的角色则不同于一眼定江山的果决,长期的排练、走戏,经验的积累与对故事角色的深刻理解之后,终于选择了李斯进行尝试。
从《复活的军团》演出至今,长时间的刚强度的排演次数数不胜数,四幕大景的转换,相同的剧情和演出,对于演员来说,重复是必然的。
然而,作为演员,每天面对着从不同地方赶来的游客,台底下的人和情绪都是不同的,为了让观众觉得值得,演员就要主动去研究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只有当演员相信自己是第一次出演这个角色,台底下的观众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角色。
作为剧场演员,区别于电视电影的屏幕,尤其沉浸剧,对于演员来说,每天高强度的演出,重复的走位和台词,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对于这件事,两位老师也很难不承认。但正如刘老师所讲,门口的保安每天从A点走到B点,其实同样是重复的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即使他们的剧本是一样的,情绪、台词、走位、谢幕是一样的,可现场最大的魅力就是观众的注目。
每天都有从各个地方慕名而来的游客,或是坐着旅游专列大巴,匆忙的看一看,或是专门来看看作为《复活的军团》到底是什么故事,对演员来说,这正是新鲜感的来源,也是重复的剧本中的变量。台下的观众未必能看清台上演员的脸,台上的演员在灯光下未必能看到观众的表情,但是彼此注视着,有如我们注视着历史,那瞬间的情感共鸣才是现场的魅力。
陈马峤丹作为嬴政谢幕时曾听到一位母亲抱着黑夫的演员痛哭,因为从黑夫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已经过世的孩子的影子。在母亲抱着那位演员哭,叮嘱他好好生活好好穿衣吃饭的时候,未尝不知道这只是一个角色,可是那片刻演员与母亲都被糅杂在演出中跨越两千多年而来的情感所感动,我们沉浸其中,仿佛做了一场大团圆的梦。
历史是如此的虚无缥缈,我们却从短短一个半小时的剧目演绎中发现了它的厚重,却又真实地“拥抱了历史”。对于身处其中的演员来说,他们只是穿着古人的衣服,扮演古人。但其实古人与现代人的情感都是共同的,人类文明发展至如今,最根本的底层逻辑便是情感。
在《复活的军团》整体演出中,科技对于日常的渗透已经显而易见,光影烟雾的氛围塑造,建模的生动真实都让我们震慑于其中,但提到未来科技发展之下,AI对于演员们的影响,两位老师也选择了同样的答案。
直播的盛行让我们能透过薄薄的电子屏看到及时的影像,但现在依然有许多的人愿意花时间和经历去一次现场,感受更加真实的东西。刘云龙老师提到:正如《复活的军团》中二幕演兵时,演员与屏幕的背景融为一体,兵戈撞击地板,同时喊出的那一声“哈”,这样传递出来的感情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
《复活的军团》从制作到演出效果,可以说令人震撼失言。开幕的兵马俑人脸,神秘的灯光烟雾,效果合成的百万大军,科技带给我们视听的震慑,而对于陈马峤丹与刘云龙两位老师而言,感受更多的却是创排团队的辛苦磨合。
这个故事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每一个士兵其实都如同黑夫和惊一样,有着父母妻子子女,他们或许授勋但战死沙场,或许活了下来,而他们的容貌被镌刻在兵马俑之上,漫长黑暗的尘封与流亡,终于在两千年后的故乡,如今的西安重见天日。
现场兵戈相接,演员的声嘶力竭,近在眼前的真实的人类和通过目光相对就能感受到的情感,在这一刻,人类社会人情社会尽显无疑。我们终究还是动物,是拥有感情拥有智慧和思考的高级动物,我们素未谋面,或许相隔千年,也终究会在昏暗的演出场地拥抱,感受彼此那份鲜活跳动地情绪。
拍摄:王晓通,张延昭
后期:王晓通
采访:薛圣妮
TA的人生,有话要说。如果你是TA,如果你认识这样的TA,请联系我们。网易陕西,寻找全城有故事的你。往后余生,温度态度都给你!网易陕西,《TA说》 听你的!投稿邮箱:18629087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