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福’字往左边挪一点,好好好!”1月21日,大年三十。一大早,太阳刚“爬”上山头,清涧县宽州镇加家圪台中心村卫生室村医贺海文便喊着同为村医的丈夫李世平为卫生室贴上对联。
这是这对“夫妻档”村医坚守在村里过的第6个年。
“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和学生陆续返乡,村民流动加大。当前农村疫情防控不能马虎,咳咳咳……”与记者交谈期间,贺海文不时地咳嗽,稍微平缓一下,便又掏出手机给病人打电话嘱咐。
“叔,今天过年您不能喝酒,也不能吃辛辣,切记啊。”
“大姐,你昨天拿的止咳药效果咋样?有啥情况给我说。”
“嫂子,您吃完中午饭来一趟卫生室,我给你做个抗原检测。”
……
贺海文所服务的加家圪台村常住人口有400多人,在此担任村医以来,她能叫出所有村民的名字,谁患有疑难杂症,谁需要特殊照顾,村里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如何,她心里装着一本明细账。
“村里老人普遍有基础疾病,只有及时掌握了重点人群健康状况,随时关注,才能让大家健健康康过个好年。”贺海文笑着告诉记者,村里病人的微信自己都有,留在村卫生室过年自己才能安心。
冬天里的清涧,积雪未消,寒风萧瑟。“贺大夫,快帮我瞧瞧,咳嗽好几天了!”17时,加家圪台村66岁的村民贺春女着急地推卫生室的门。“您别急,先喝点热水暖暖身,我给您看看。”贺海文细心地叮嘱。
加家圪台村距离城区并不远,但多年来贺春女习惯了让贺海文帮她看病。她说:“我不会骑车到城区不方便,到了医院也不会挂号,有一次我急需药,打了个电话贺医生就送到我家了,实在是感动。”
贺海文的丈夫李世平在隔壁村康家圪台村当村医,他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在父亲的熏陶下,李世平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行医之路。他说:“父亲留下2万多本医书,只要有空闲,我们就研究学习。当前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我们会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3年前,贺海文被查出肿瘤。让李世平感动的是,妻子和病毒抗争期间一直坚守在村卫生室,从不抱怨。贺海文坦言:“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既然我能站在这里,那我的职责就在这里,绝不能离开。”
当村医14年来,无论寒暑昼夜、路途远近,只要村民有需要,都能看到贺海文和李世平夫妻俩背着药箱,走村串户、问疾看病、筛查治疗、送医送药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山山峁峁,行医济民、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两个村1000余人的健康。
“村民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咱是村医,就要好好守护好大家的健康。”除夕夜,窗外到处是烟花爆竹声,贺海文和李世平相视一笑,翻开了还没看完的老医书,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
“夫妻档”村医的新年愿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我们扎根乡土的心更加坚定。新的一年,我们一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每一次诊疗、每一次为民服务中,守护好1000多名村民的健康。也希望所有乡村医生平平安安、家庭幸福,大家一起努力,更好地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