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作词、六天谱曲,在延安的土窑洞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光未然、洗星海将民族危亡的阵痛化作“怒吼”,谱写出一曲救亡图存的最强音——《黄河大合唱》。
病榻前口述五天写成音乐史诗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25岁的光未然被任命为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将武汉的抗日文艺宣传推到抗日前线,慰问将士,鼓舞士气。
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和抗战演剧三队的队员们一路辗转,到达了宜川县壶口瀑布附近的圪针滩,准备东渡黄河,去对面的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这时节的壶口瀑布,迎来了汛期,气势雄浑壮观,如万马奔腾,怒吼着奔腾向前。惊心动魄的渡船场景,让成长于南方的光未然大受震撼。这奔腾不息的黄河,不正是我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他坚定信念,要写一首长诗,献给黄河母亲。
“1939年,光未然在行军途中意外坠马受伤,他再次渡过黄河,来到延安治疗养伤。”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李元蓉说。
正是这次在延安养伤,让光未然与冼星海相聚。旧友久别重逢,两人在光未然的病房里促膝长谈,关于再合作创作一曲大合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两次横渡黄河,对于光未然来说,那激情豪迈的诗意早已在心中翻涌。此后连续5天时间,他在病榻前口述,由队员胡志涛记录,将之前准备的《黄河吟》长诗,变成了《黄河吟》八段歌词,创作过程几乎一气呵成。
寒冷的夜晚,昏暗的窑洞里,冼星海被邀请参加抗敌演剧三队的朗诵会。四百多行的诗词,光未然深情朗诵,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听完朗诵后的冼星海一把抓过书稿,激动地说:“我有把握将它写好。”
六天六夜修改三次完成60多页的谱曲
拿到光未然的书稿,洗星海如获至宝。在这之前,他已经与光未然联手创作了《高尔基纪念歌》、《拓荒曲》、《保卫大武汉》等十余首抗日战歌,合作起来很有默契。
随即,他将自己关进了鲁艺东山的土窑洞,一头扎进了创作中,全然忘了还抱病在身。
据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讲述,六天六夜,父亲创作时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他多次请光未然和战友们向他描述,黄河的壮观景象和渡河的惊险场面。不仅如此,他还要学唱黄河船夫的号子,亲自体会黄河的气概和力量。
冼星海是广东人,喜欢吃甜食,但当时的延安买不到糖果,于是,光未然就托人买了两斤白糖送给他。白糖就放在桌子上,写几句,洗星海就抓一把糖放进嘴里,不一会儿,白糖就转化成美妙的乐章。
6天时间里,稿子在洗星海手里经历了3次修改,最终成稿60多页,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其实,大家耳熟能详的《保卫黄河》,只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这首跨时代的音乐巨著包含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共八个乐章,演绎的形式也包括了混声合唱、独唱、朗诵、对唱等,全曲气势磅礴,激荡人心。
首演时将勺子放进搪瓷缸充当“乐器”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但因为当时条件太艰苦,演出时甚至没有几件像样的乐器,更别提完成标准的演奏配置了。
作曲家李焕之在文章中回忆当时的场景: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一个;没有低音乐器,就用汽油铁桶改造成低音二胡。还有用大号搪瓷缸装着20多把勺子,制成的新型“乐器”,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配合着合唱,烘托出黄河万马奔腾之势。这场乐器简陋却满怀激情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狂热而持久的掌声。
冼星海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晚上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也就是全国从没有的音乐晚会。因内容非常新鲜,而且都是带着最新的创作形式!”
就是这样一场极尽“简陋”的大合唱,一经演出,就轰动了延安城。自此,在延安的各种活动上,《黄河大合唱》一演再演,合唱队由100人增加到500人。
1939年5月11日,在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了百余人的合唱团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反响同样热烈。“唱完之后,在台下观看的毛主席激动地站起来,连说了三声‘好’!”延安鲁艺文化中心讲解员王子亚说。
不久之后,周恩来从重庆归来,在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欢迎晚会上。周恩来在欢迎会上感受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十分振奋,便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回忆起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的场景,鲁艺音乐系学员孟于曾说:“这歌声震动着山谷,震动着夜空,也震动着每一个演员和观众的心。”
当时有报纸这样评论《黄河大合唱》: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在延安公演后,“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激昂之声,从延安的窑洞里,迅速唱遍了全中国,激荡了无数爱国青年,加入到民族解放的行列。同时,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鼓舞了万千中国人民,携起手来抵御外辱。
“《黄河大合唱》为抗战救亡而生,为战地宣传而鸣,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延安革命纪念馆保管部工作人员王茜子说。
《黄河大合唱》能传唱80余年,不仅因为它有着极高的音乐成就和艺术价值,还因为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不仅要记住《黄河大合唱》的战斗精神,更要汲取它所蕴含的家国之爱、土地之爱、未来之爱,让它永远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王茜子说。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如今,光未然于1991年手书的《黄河颂》,就珍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这首经典的诗篇,历经80多年洗礼,仍就被一代代人深情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