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乌素沙漠里有这么一群人,自从打响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来,他们是最忙的角色,也是最亮的颜色,“天使白”“党徽金”“志愿红”这一抹抹鲜艳的“色彩”给毛乌素绘就了一道靓丽多彩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奋战在小保当矿业公司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们。
“天使白”:昼与夜的更替
“一定要把口罩戴好,拉链系好,不要留缝隙....”男朋友张宇认真叮嘱女朋友王芳在穿防护服的每个小细节。
张宇、王芳是一对情侣,同是该公司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一样,他们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全身武装准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自全员核酸检测开展以来,公司内部员工加上外部服务单位人员每天核酸检测量达5600人之多,工作量可想有多么大。但他们二人没有半句怨言,从早上5点半准备开始,就坐在各自检测区的办公桌前,认真、干脆、利落地为每一位员工进行核酸采样,而这一坐就是近6个小时。不敢喝口水,怕去厕所延长员工排队等待时间;不敢伸懒腰,怕耽误核酸样品送检进度,有时候还得从培训楼集中隔离区到1-11号宿舍隔离区进行上门采样。虽同一岗位工作,但因为疫情原因,只有每当工作结束后,他们俩抬起发酸的胳膊,摘下口罩,露出勒红的脸颊,脱下防护服,相向一笑,依然坚强、勇毅,令人动容。
陕北的冬天早上气温早已到零下,但脱下防护服的他们衣服早已湿透,整个手掌变得发白,随手抹一把额头的汗珠,他们的严格把控让大家“守护力”满格,安全感“爆棚”。如果希望有颜色,那一定是“天使白”。
“党徽金”:时与势的赛跑
“咚咚咚”,伴随着敲门声,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你好,我们是防疫办的工作人员,麻烦看一下你的核酸检测结果和进门场所码统计情况。”
联建楼C区大门口,这是该公司一号煤矿综采队党支部书记张虎负责包保的最后一片区域了,详细询问了外委单位的核酸检测结果和员工进出信息登记情况,此时张虎的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来。
据了解,11月24日在接到神木能源局、集团公司转发省国资委的防疫相关文件后,该公司立即召开疫情专题会,建立公司领导班子防疫值班制度,组织各党支部书记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每天深入外委单位、风井、公司进出大门、集中隔离区等地开展“地毯式”排查,上门询问防疫物资情况、“两码”情况、核酸检测以及外来人员情况,准确完整核对信息采集表,建立各类人员台账,切实掌握人员底数,确保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枚党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担当有颜色,那一定是“党徽金”。
“志愿红”:冷与暖的画面
“请大家保持1米线间隔距离,戴好口罩依次往前走……”11月26日凌晨1点,此时户外温度已低至零下15°。该公司联建楼核酸检测现场等候的员工排起了长队,身着红色马甲防疫志愿者服务队拿着大喇叭,提醒员工不要拥挤,做好个人防护。就在他们开展引导工作时,一位老人推着坐轮椅的老伴前来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秦煜哲见状立即上前将老人送至检测人员处,待采样结束,又将老人安全护送回公寓楼门口。
一件马甲,就是一份责任。如果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志愿红”。
自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以来,该公司组织200余人党员、团员志愿者参加防疫工作,在餐厅、联建楼、办公楼、培训中心等人员流动大的关键区域设置防疫志愿岗,他们当起了检查员、统计员、消杀员......在矿区,他们送口罩、量体温、扫码登记、核酸检测、环境消杀、日常送餐、宣传普及防疫知识,他们当起了宣传员、服务员、送餐员......
“接收指令、上传下达、收集反馈、审核上报,每一条工作通知、核查指令都要通过这样一个闭环的流程。”这就是防疫办公室日常工作情况。
“我是一名防疫党员,我虽然没有在防疫最前沿,但我要保证公司防疫政策上传下达,确保所有员工无感染。”贺伟边说边认真核查各类涉疫数据。
闻令而行,勇担使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身影奔忙不歇的志愿者,筑起了小保当矿业公司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用行动守护员工健康,用脚步丈量防疫责任,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用奋斗点亮平安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