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公桥,原是一个小村村,不够人一眼看。但它的名气很不小,需要你瞪大眼睛去看。
在安定川,廖公桥村手握6张名片,上下川无有村敢与之比拟。一是廖公仁义;二是“神写张”;三是至孝家风;四是红色文化;五是绿叶鲜菜;六是乡建示范。你随便抽出一张牌,得几根烟功夫去琢磨。在还不太富裕的陕北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里,这样的村村是很令人羡慕和稀罕的。
处暑日,我走进了廖公桥村,和一队摄影大咖给它留影。意在金秋中国农民丰收节时,它的新姿能映红亿万农民的幸福脸庞。
廖公桥村位于子长市城12.5公里处,距离安定古镇2.5公里。后合进来清水河村。两村山山峁峁、沟沟洼洼加起来,有土地14788亩,共401户1340人。现在村里有97户、201人。人是少了,但产业更旺了,村庄更美了。
廖公桥村,在一个很尖耸的黄土山峁下安身。可能是山势鲜有的挺拨灵气,它的历史情节非常丰满,乡土文化浓郁芳香,民风民俗源流清澈。
为详细了解廖公桥村的前世今生,我便邀村支书、驻村干部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围坐在水井旁的凉亭下,或蹲在田垠地畔上,听他们一一细说。乡人们笑声爽朗,非常自豪,一人说一段,一段比一段精彩。我如下的记录,是以他们的讲述为蓝本,进行了整理和润色。但我的描述,远远没有他们讲的生动。
廖公桥村,原名张家坪村,清康熙四十六(1707)福建上杭举人廖均任安定知县。有一日风雨之中,他到张家坪村视察民情,查看农牧,访学问医,一条河流挡住去路,且泥泞不堪。他看到百姓往来,牛羊出山,均要天天艰难涉水,十分不忍。于是拿出自己的年俸修建了一座长10米、宽5米的石拱桥,方便了乡民生产生活。百姓们感念他的功德,把张家坪村改名为廖公桥村,一直沿用至今。
廖公有仁,村民有义,传下这十几辈子的仁义道德,并植入子孙后代的骨血。看看村中宽畅的路巷,规整的田塄,整齐的石头护墙,干净古朴的村容,哗哗流淌的清溪,你便觉得这“仁义”二字就活在其中。
古代官场,官员的品行操守还是端正的。在州县任职的官员,一到任,一般除了解民俗民情外,首先是着手做两件事:一是兴学除愚;二是兴水整田。中国传统社会遵奉“耕读传家”。官员若无心系此“民之大者”,在老百姓心里,你不是贪官,便是脏官。这“官”字,不是民间人士所讲的,是两张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它是一座庙堂之形象,是明明白白告诫你,想官名流芳百世,就得把“民之大者”做好。群众会给你修庙立碑,彰显官德。廖均知县,就是绝好的例子。
时间会变,但民之愿望会永远不变:吃饱穿暖,子孙满堂。今天,也是这样的。这便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廖公桥,一村有两个张姓。但不知他们是几家张,是不是一门子人,没有细盘问。张姓人稠,不知那年便分了户,以“3、6、9”吉祥数,分出三大户,称三家张、六家张、九家张。
廖公桥村最早张姓,是由清初的米脂张石壳逃荒来,其时或许没有村名。有人说,后安定城张在朝的后裔迁此,便立村名张家坪。但也有人说是米脂张定的村名。我哈哈一笑,再争也是个张家坪。你们提到张在朝,那就说说他。
张在朝,安定人,乃清顺治廪生。幼年勤奋好学,酷爱书法,因家境贫寒,无力购置笔墨纸砚,遂以泥浆代墨,手指当笔,苦练不辍,人称“神写”张。后人承此名十几代,是为荣耀。
“神写”张,名声源于一桩公案。相传有一年张在朝赶两头毛驴赴榆林缴粮,见城门额高悬大石匾,门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他挤进去方知道台出榜聘贤书写“榆林府”3字。他从容不迫撕下榜文,朝匾额走去。一群文人墨客嬉笑道:“土头土脑还会写字?哈哈!”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从棉袄中撕出大团棉花,丢进墨盆,用鞭杆搅拌后登高梯一挥而就。围观者不禁拍案叫绝,齐声喝采。请来道台过目,亦赞不绝口,只叹府字头上少一点。张在朝顺手撕下一块墨棉掷向石匾,不偏不倚,恰好点在府字上面,又赢得满场喝采。道台委官,被推托,又以重金酬劳,亦被谢绝。他一字一板地说:“吾一不要官,二不索钱,请准安定县田赋就地交纳,不知道台意下如何?”道台满口答应,自此安定纳粮不再出境。此事在道光《安定县志》中有记载。张家后人,遗传其文化基因,在书法方面多有建树,兼学中医,治病救人无数,在原安定县乃至今天是颇有名气,留下多个行医手札至今保留。张在朝这张名片,已贴在了廖公桥村的额头,熠熠生辉。
说完“神写”张,他们开始叨叨开村之祖,米脂张家石壳来的老张家。
老张家人,最早依山凿土窑而居,后修建接口石窑。老张姓人到现在传承至17代。曾创办了安定县最早的私塾,后在清末民初,修建17孔窑洞,建起了瓦窑堡高年制小学。接纳廖公桥村及周边村庄的学生就读上学,培养了不少人才。
老张家人,家风正,家训严,以德行求仁,注重勤俭耕读。以团结兴族,以耕读立足,倡导乐善好施,邻里相助,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好门风出好子弟。老张家代代有英雄,家家有良才。这在秀延河两岸村庄鲜有,被传为佳话。
好家风带出了好村风,孝贤文化绵延不绝。据清道光县志记载,“安定至孝有九,二出廖公桥”。
廖公仁义,“神写”张书药济民,老张家耕读传家、家孝为先,几百年传承不断,厚积了廖公桥村人不落后于时代,只争朝夕、干事闯业的坚定信念。如今,廖公桥村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成为全国学习的好样板,推广的好典型。这一切成就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
继廖公桥翻修改造后,又相继建起了连心桥、富民桥。并对产业进行了整理和延链。群众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事。
他们说,当年廖公难比今日廖公。今天的廖公,是我们的党和政府,给我们修的路越来越宽,引的水越来越清,扶持的产业越来越多。从他们的笑脸上,你能看到时代的俊模样。
廖公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把未来乡村振兴的图景彰显的非常清晰。在不远的将来,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廖公桥村,具备更美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一个美丽宜居宜业的新家园。亿万人民群众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
廖公桥村发展中的二三事,当代廖公们,市镇村心无旁骛,倾注了心血。样样行行,可圈可点。
在广大农村,乡人农闲时,总是没个好去处。一般情况下,不是在村口口聚着展长脖,就是蹲在阳崖根根谝闲传,要么圪蹴在各自脑畔上说长短,要么挤在光棍汉的窑门前说古朝,等等。这几年,在陕北的村落间,一些村组,政府投资建了广场。但人气不旺,人们总觉得它有点另类,好像没融进村民的生活之中。从廖公桥村的休闲场所,我明白了它缺什么,是缺了田野和休闲生活的通气,是缺了和乡村烟火气的亲密。廖公桥村的休闲场所建在了田地、水井、村落的交汇地,这种幸福感是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在这里,农人不只是在休闲,是在欣赏自己的生活。这休闲场所原来为烂洼地,有毛竹(俗称粽叶)1.5亩,去年镇上投资15万元,进行了旧式改造,建古式凉亭1个,柴门1道。同时对周边菜园、小路,利用沟底碎石块进行了整理、整治,面貌和味道妥妥的农村田园风光。城市如有这一块风景,有人便会直呼为“天堂”。廖公桥村民的休闲场所,我们是没福气享受的。
从休闲凉亭望去,满眼是整整齐齐的菜园,这120亩土地,才配得上“风光”二字。他们推行“大棚菜、拱棚菜、露天菜、庭院菜”四菜同步发展,应季节,应市场,应消费者。45座拱棚,主打阳光玫瑰葡萄,还未上市,电话订单就不断头;15座大棚,正着手返修改造,选定樱桃和草莓两个高端产品,以采摘经济带动乡村旅游;露天菜73亩,一年三茬,种得花般彩样。主要种植茼蒿、油麦菜、生菜等火锅专用配菜。
可别小看这73亩大田绿叶菜,户均二三分地,卖出的价钱可不小呢。一半分地,春夏秋三季,收入凑合,能挣个四五万元,好了能挣五六万。凭大脑算也算不下这么多,但他们确实是挣回来了。就那点点地,他们或是多品种,或是分时间出货。同样是香菜,这一小畦眭今天出货,那一块块后天出货,三季土地不歇息一天,你说他们不是成种地的鬼精灵啦吗?最近香菜每斤20元,种香菜的挣多了。他们家天天地里有香菜,卖的都是好价钱。廖公桥村人的种菜方法,还真值得推广。
但也别学,这份罪一般人受不了。不为银子真不早起。廖公桥村人,从二十多年前开始,没缺过钱,就是缺过睡觉。为抢占早市,天黑前拉一车子时菜,夜睡瓦窑堡,等第二天早上的好价钱。卖完菜又进菜园子。休息就中午时分迷一阵阵。他们的晚上从中午开始,和路遥先生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一样的,只为好产品诞生而辛勤耕耘。目前,瓦窑堡城里,三分之一的时新鲜菜来自廖公桥村。街上人素有“廖公桥停菜一天,城里人得多掏三分”的说法。
卖菜太受了。钱是挣下啦,但也挣下一身病,老了要受罪的。第一茬卖菜人已过60岁,第二茬卖菜人50岁了。虽然是交通工具变了,但熬夜等早市的事情没变。得想想办法了。提说到困难,他们说的都是这一件瞌睡的事。
还是政府的廖公们想得早,在考察净菜市场后,上半年投资200多万元,在廖公桥村建起净菜生产车间,和冷链仓储室,并准备配置冷链运输车。不仅解决了菜农卖菜辛苦的问题,且菜价平均算账只高不低。同时能带动安定川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是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找了一条好路子。初步试加工的净菜深受客户欢迎。
净菜生产,廖公桥人少了瞌睡,客户多了银子。消费客户们,至少摘菜、洗菜的环节用人少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当然开发净菜市场,还需下一番功夫。毕竟我们的观念里,时刻有土哄哄的味道。
同时,大力扶持传统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廖公桥粉条,是子长粉条中的精品,有近200年的加工历史。传统技法老道,用料讲究,真本实料,保持了原始工艺,在陕北市场较有名气。入冬后,几乎家家户户推洋芋、漏粉条。除部分自用和馈赠亲戚外,大部分投放市场销售,供不应求。
借助名人效应,文化效应,和区位优势,廖公桥村用集体经济资金和扶持资金共35万元,建起了欢乐谷野炊基地,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基地实行承包经营。野炊基地占地16.5亩,分为3个板块,分别为火锅烧烤区、垂钓区和游乐区。
在火锅烧烤区,专门设置简易式凉亭10多个,为村民销售蔬菜提供方便,增加收入。
廖公桥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突破20万元。部分弱劳力困难户,不出村就有活干。今年就解决了10多个人多一份收入的问题。
廖公桥村,有许多故事。三天三夜也给你说不完,闹红时,家家跟上谢子长、刘志丹闹革命,厉害着呢。改革开放后,村上出了许多干部,我们门外都有人呢。摘韭菜花的老汉笑眯眯地又说了一长串。
廖公桥村,值得你去看。坐在凉亭下,看炊烟袅袅升起,欣赏张家古祠堂墨香、药香;去小小水渠边,找找老农,问问菜价,啦啦家常;去廖公桥旁,听听瓜前李下的欢声笑语。不要忙,慢慢和他们聊一聊。
廖公桥,一个留存历史意义的遗迹。它在见证时代大变化的同时,见证着更厚重、更有使命的仁义之举,欣赏到了今天史册中,我们共同努力的最辉煌的这一页。
搁笔之际,建议两个老张家的五湖四海的孝子贤孙们,常回家看看,记得给留有余香的祖先遗产添一笔彩,增一份光。让祖宗之地一一廖公桥村,生机勃勃,跟着共产党,成就“第二个百年梦想”。
调查人:申均明,延安市乡村振兴局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