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空调用错一身病!9个不为人知的空调秘密

0
分享至

(原标题:【健康】空调用错一身病!9个不为人知的空调秘密)

虽然已经立秋

但天气依然又闷又热

全国各地都开启了“蒸桑拿”模式

出门随便走两步汗水就像“瀑布”

很多圈友喜欢通过吹空调来降温

但正因如此,“空调病”也随之而来

生活中有很多圈友因为长时间吹空调

导致呼吸系统出现了感染

病情危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没想到用错空调竟然这么危险

❗️为什么吹空调会出现呼吸系统感染?

❗️空调使用不当还可能引来哪些疾病?

❗️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吹空调呢?

万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为何吹空调会出现呼吸系统感染?

1. 空调的冷空气对我们呼吸系统是一个刺激,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一些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就像老年人到冬季或者秋季特别容易出现气管炎、肺炎等情况。由于冷空气的不良刺激,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2. 空调本身可能携带一定的病原体,特别是搁置很久的空调,里面有很多灰尘,甚至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在里面,如果很久不用突然去使用的话,大量的微生物可能通过空调的风,弥漫在整个空气中,然后进入体内,诱发呼吸系统感染。

空调用错可能惹来一身病

1. 呼吸道疾病

轻则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重则引发肺炎,出现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症状。有过敏性鼻炎者容易因为冷热刺激,诱发反复喷嚏、流涕,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易诱发急性发作。空气不流通,导致病毒和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和生长,很容易诱发咽喉炎。

2. 消化道疾病

空调冷气诱发的消化道疾病并不是器质性的感染,而是功能性的疾病。腹部的平滑肌和外周血管在高频度的冷热切换中,会共同作用引发胃肠道痉挛,有些人因此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

3. 心血管疾病

人的血管在冷环境下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突发心脏病、心绞痛,局部血管收缩会出现疼痛,有些老人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4. 妇科疾病

寒冷的环境会导致月经期出现不适症状,如痛经,月经血色发黑、有血块,怕冷等。

5. 运动系统疾病

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管供应的神经肌肉出现血流减少,在缺血缺氧状态下,肌肉关节组织出现酸胀疼痛症状,如颈椎腰椎酸痛、肌肉僵硬、肩膝关节疼痛,吹到冷风时尤其严重。

6. 血糖升高

长时间吹空调,易导致糖尿病人血糖升高。寒冷刺激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一方面造成血糖升高,另一面产热不足耐寒能力变弱。

7. 干眼症

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冷空气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泪液减少。

怎样吹空调才健康?

1. 定期清洗空调

长时间不用的空调在使用前最好及时清理,建议每半个月清理一次空调机的滤网,一来是为了获得洁净的空气,二来长期使用后滤网上面会聚集灰尘,导致进气和出气不畅,降低空调的性能,耗电量也会增加。

2. 避免骤冷骤热

我们机体的适应力是有限的,比如从很热的环境中突然进入到空调房内,或从空调房内突然进入很热的环境,这种情况下机体很难调适,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3. 注意保湿

恰当的湿度对于呼吸道黏膜、皮肤等免疫功能的保存很有帮助,所以要保持室内有一定的湿度,避免又冷又干。可以适当饮水补充水分,也可以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放置一盆水来改善湿度,房间内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

4. 温度不宜设置太低

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也不宜过大,过大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也很容易造成头晕、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不适,而且还耗电,一般最适宜温度为26℃~28℃。

5. 定时开窗通风

开空调会使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起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呼吸道不适。因此,应该注意时常换气,建议2小时~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通风约10分钟~1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6. 避免直吹身体

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头面部、膝盖、小腹、腰部等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如果直接对着头颈部吹,头皮温度下降,容易引起脑血管收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严重时可诱发中风。

7. 风向朝上更制冷

开空调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一般来说,冷空气向下走,而热空气反之,因此这样可充分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

8. 闷热天气要开除湿

有时碰到天气闷热难受,要善用“除湿”功能,让室内湿度降下来,这样不用调节空调温度,也会让人感觉舒适凉爽。

9. 空调和风扇搭配

相同设置温度下,空调和风扇搭配使用比单开空调制冷效果更好。因为风扇可以加大房间空气对流,实现温度的均匀分布,而且皮肤感觉会更加凉爽。有风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但是要注意风扇也不要对着身体直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机构:建设高铁让中国产生了1万亿的负债,既然这么亏钱,那为什么中国依然执着于修高铁?

美国机构:建设高铁让中国产生了1万亿的负债,既然这么亏钱,那为什么中国依然执着于修高铁?

逍遥漠
2025-05-16 17:19:30
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65K进一步变相降价:赠送32GB内存和2款游戏

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65K进一步变相降价:赠送32GB内存和2款游戏

IT之家
2025-05-17 12:50:20
边充电边玩手机到底伤不伤电池:何同学近200天测试终于有答案了

边充电边玩手机到底伤不伤电池:何同学近200天测试终于有答案了

快科技
2025-05-17 00:14:20
贾玲新片遭集体抵制,“故技重施”连累杨紫:这次准备捞几个亿?

贾玲新片遭集体抵制,“故技重施”连累杨紫:这次准备捞几个亿?

联友说娱
2025-05-15 10:28:27
42岁黄圣依穿成这样,不知道尴不尴尬,反正我看着是挺尴尬的

42岁黄圣依穿成这样,不知道尴不尴尬,反正我看着是挺尴尬的

乡野小珥
2025-05-13 08:43:31
晨起最养人4个习惯,第一竟然不是喝水,你做对了吗?

晨起最养人4个习惯,第一竟然不是喝水,你做对了吗?

动形古法健身
2025-05-14 08:56:25
“为什么小学生脏脏的黑黑的?”评论区一看一个不吱声

“为什么小学生脏脏的黑黑的?”评论区一看一个不吱声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5-12 15:28:05
我在西安吃了碗油泼面,终于明白了,油泼面为啥很难走出三秦大地

我在西安吃了碗油泼面,终于明白了,油泼面为啥很难走出三秦大地

神牛
2025-05-13 15:04:55
女教师“批改学生作业”走红,字迹如印刷体,获家长一致好评

女教师“批改学生作业”走红,字迹如印刷体,获家长一致好评

明德阅读
2025-05-16 19:29:08
拿10万看孙子,一家人嫌弃我农村人,我一气之下断儿子9000房贷

拿10万看孙子,一家人嫌弃我农村人,我一气之下断儿子9000房贷

雨仔讲故事
2025-05-16 19:02:15
成都原“世纪电脑城”第三次流拍,起拍价3亿元,土地使用年限剩15年

成都原“世纪电脑城”第三次流拍,起拍价3亿元,土地使用年限剩15年

红星资本局
2025-05-16 17:20:10
收复藏南,不仅仅是9万平方公里 。

收复藏南,不仅仅是9万平方公里 。

老友科普
2025-05-17 13:52:39
申花胜之无愧,大连英博心服口服,刘诚宇好事成双,夺冠信心大增

申花胜之无愧,大连英博心服口服,刘诚宇好事成双,夺冠信心大增

足坛刘脂导
2025-05-17 20:42:19
1-1大冷门,李霄鹏发威:率中超第15逼平中超第3,国安5连胜终结

1-1大冷门,李霄鹏发威:率中超第15逼平中超第3,国安5连胜终结

侧身凌空斩
2025-05-17 21:32:44
今晚23点,鲍里妮决战高芙!谁夺冠军=对郑钦文最有利,答案揭晓

今晚23点,鲍里妮决战高芙!谁夺冠军=对郑钦文最有利,答案揭晓

侃球熊弟
2025-05-17 00:34:18
伊朗要弃核,可怜又可叹。

伊朗要弃核,可怜又可叹。

大刘说说
2025-05-16 18:03:08
“雪碧你怎么背着我偷偷改秘方?”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难喝

“雪碧你怎么背着我偷偷改秘方?”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难喝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5-13 21:09:12
再陷食品安全风波!盒马库尔勒香梨被检出农药残留

再陷食品安全风波!盒马库尔勒香梨被检出农药残留

潇湘晨报
2025-05-17 18:35:29
上海这里将开第一家肯德基,为何是条“大新闻”?

上海这里将开第一家肯德基,为何是条“大新闻”?

上观新闻
2025-05-17 09:33:03
山东一28岁“准新郎”食物中毒后去世 志愿者:为救他陆续有上百人加入献血

山东一28岁“准新郎”食物中毒后去世 志愿者:为救他陆续有上百人加入献血

红星新闻
2025-05-17 17:10:22
2025-05-17 21:59:00

头条要闻

男子自驾被落石砸中身亡 母亲:两孙女还不知爸爸去世

头条要闻

男子自驾被落石砸中身亡 母亲:两孙女还不知爸爸去世

财经要闻

关键时刻,央妈出手了

体育要闻

三年过去了,布伦森的打脸还没停

娱乐要闻

汪小菲婚礼在亭子里办仪式好热闹

科技要闻

王树国:梁文锋如果读博 还有DeepSeek吗?

汽车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变形 免费取送车和修复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多地新冠感染势头又起,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引关注,精准用药是关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央视披露歼-10CE为何能击落多架战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