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却没有告知顾客 中消协:损害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

0
分享至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网购生鲜食品不新鲜、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等被点名。中消协建议,加强对预制菜等新业态研究。

去餐馆吃饭 吃的是预制菜

预制菜是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及包装,再通过加热等方式可直接食用的菜品。

此前,有消费者吐槽称,大老远跑去餐馆吃饭,没想到吃到了预制菜,早知道是预制菜还不如在家点外卖。

中消协指出,近年来,相关行政部门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有一些新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主要包括: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网购生鲜食品不新鲜,如用死鱼、死虾冒充活鱼活虾,用冷冻肉冒充新鲜肉等。

中消协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预制菜等新业态研究,强化从业人员资质、进货渠道管理、标签标注等规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同时,线上线下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有关法律规定,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特别是在生鲜、进口食品方面,要杜绝违法添加、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广州连锁餐饮80%使用预制菜

关于预制菜的问题,记者在广州随机进行了采访,不少市民都表示,现炒现吃的那种“锅气”才是餐厅应该有的味道。

记者了解到,常见的预制菜形式,包括料理包或半成品,实际上是将备餐环节,从门店转移到了中央厨房,采取批量式、集中式的加工,有利于提升效率。目前,广州连锁餐饮使用预制菜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

预制菜市场火爆,有机构分析,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6年预制菜行业的增速在20%至30%左右,未来3年至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有望成为下一片万亿元餐饮市场。

点餐是否应提前告知是预制菜?

预制菜占领外卖和堂食,但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预制菜,而往往默认为是“新鲜现炒”。不少消费者表示,去饭店吃饭,吃的就是厨师手艺,如果知道吃的是预制菜,可能就不吃了。

类似这种吐槽多了就会引发消费纠纷。针对这类纠纷,是消费者自认倒霉还是餐馆部分赔偿,或是要求餐馆今后要事先告知消费者点的是否是预制菜?目前,暂时没有法律规定,限定餐饮企业一定要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鉴于预制菜可能存在更多的食品安全风险,可以考虑建立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也应该把商品的真实情况和相关信息真实全面准确地告知消费者。

陈音江认为,菜品是不是现场做、是否新鲜,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如果消费者本来不想吃预制菜,因为经营者没有告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实际上就违背了消费者真实的意愿,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综合央视新闻、潇湘晨报

>>调查数据

六成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一般”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需要改进,47.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食安问题需要改进。在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要改进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口味复原程度。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口味较差、不好吃”。

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要改进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口味复原程度。想要保证风味口感、保障食品安全,预制菜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生产、运输、仓储、物流等各环节中对温度的要求,不仅要建立高频、高效的冷链仓配系统,还要有一整套的控温、恒温、测温监控。因此,冷链成本制约了不少预制菜企业的大范围扩张。

四问预制菜

一、预制菜生产过程安全可控吗?

预制菜作为餐饮工业化的产品,主要有以下优势:

食材可溯源:工厂的实验室和官方实验室,均需检测备案。每批次的食材交付都有检测工序,同步在官方实验室开展,进行合格备案。

品质可把控:预制菜的饭和菜在不同流水线烧制完成,合流后添加工业复合调味剂,然后完成包装出厂。洁净度会比家庭制作和小型餐饮企业现做的更高。

二、预制菜一定会加防腐剂吗?

不一定。

其实,预制菜主要有两种保存技术:

一、高温烹饪:就是装袋之后统一蒸煮至食物熟透,在这个时候如果有细菌也会被杀死。由于包装袋是密封的,只要包装不破损,里面的食品也没有变质的风险。

二、液氮速冻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人工制冷技术,在低温下微生物繁殖会被抑制,食物在解冻前是没有变质的风险。

以上举例的两种保存技术,完全不需要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来延长预制菜的保质期,一般来说不会有安全隐患。

三、预制菜的添加剂安全吗?

其实,无论是在预制菜中,还是其他食物或调味品中,往往也含有添加剂。

只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添加剂标准,无论是预制菜还是普通菜,合理使用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四、长期吃预制菜有没有风险?

预制菜虽然方便快捷,俘获了很多上班族和厨房小白的芳心。但仍然不建议长期三餐都吃预制菜,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营养不良:因为预制菜的食材种类有一定的限制,营养较为单一,虽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有很好的保证,但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保留较少。

可能会长胖:很多预制菜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以及为了更长的保存期,脂肪含量较高,热量高。如果经常吃这样的高脂肪预制菜,很容易脂肪摄入超标,增加肥胖风险。

增加慢性病风险:饮食经常脂肪摄入过量,会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盐摄入超标,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目前预制菜比较明确的风险是,部分蔬菜和肉类菜品在调味后会产生亚硝酸盐,菜品在重复加热后会引起叶酸和维生素的流失,长期只食用预制菜存在贫血的风险。同时,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有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的风险。

总的来说,适量食用、避免反复加热、选购质量合格的预制菜不会增加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据《产品可靠性报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徐锦江:我睡遍了所有三级片女星…

徐锦江:我睡遍了所有三级片女星…

年代回忆
2025-03-17 20:33:39
汪小菲为呼和浩特新店剪彩,人气爆棚,众人争相与其合影!莎疯了

汪小菲为呼和浩特新店剪彩,人气爆棚,众人争相与其合影!莎疯了

娱圈小愚
2025-07-14 13:24:57
杨少华葬礼的悲哀,不只是常马侯三家未到,还有被错骂的儿子杨议

杨少华葬礼的悲哀,不只是常马侯三家未到,还有被错骂的儿子杨议

坊闻本尊
2025-07-13 13:23:56
曾支持港独,怂恿罢飞内地航线,这家亚洲民航巨头,如今是何下场

曾支持港独,怂恿罢飞内地航线,这家亚洲民航巨头,如今是何下场

智慧生活笔记
2025-07-05 15:13:34
禁令没效果?3834吨稀土偷运美国,中方出手很快,两帮凶有麻烦了

禁令没效果?3834吨稀土偷运美国,中方出手很快,两帮凶有麻烦了

妙知
2025-07-14 15:13:06
央视都怒了!近期热播的7部烂尾剧,都没看过的可以开香槟了

央视都怒了!近期热播的7部烂尾剧,都没看过的可以开香槟了

小米亚的故事
2025-07-13 13:41:24
小心保罗举报!拓记:显然杨瀚森不怎么爱把球衣塞进腰间

小心保罗举报!拓记:显然杨瀚森不怎么爱把球衣塞进腰间

直播吧
2025-07-14 09:32:46
李詠箑,免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职务

李詠箑,免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职务

政知新媒体
2025-07-14 13:45:40
娃哈哈宫斗:集团CEO宗馥莉,与二房后妈杜建英之间的隐秘往事

娃哈哈宫斗:集团CEO宗馥莉,与二房后妈杜建英之间的隐秘往事

体制内老陈
2025-07-14 11:47:35
“我不会结婚”北京理工女大学生语出惊人:穷人生孩子是不负责任

“我不会结婚”北京理工女大学生语出惊人:穷人生孩子是不负责任

春序娱乐
2025-07-12 09:17:52
笑晕了!F4合体引网友热议:能约到朱孝天不容易他还得赶东北早市

笑晕了!F4合体引网友热议:能约到朱孝天不容易他还得赶东北早市

小娱乐悠悠
2025-07-14 13:09:12
中国观众的钱太好赚?票价卖到2680的侃爷,终为他的傲慢付出代价

中国观众的钱太好赚?票价卖到2680的侃爷,终为他的傲慢付出代价

陈意小可爱
2025-07-14 13:40:26
房二娃:广医五院的院长,晚上,你不会做噩梦吗?

房二娃:广医五院的院长,晚上,你不会做噩梦吗?

房二娃
2025-07-13 19:13:56
南京市纪委监委通报,郑武被查

南京市纪委监委通报,郑武被查

扬子晚报
2025-07-14 15:05:48
45岁母亲雾天开车买菜失踪,10年后女儿打车上班,发现是妈妈的爱车

45岁母亲雾天开车买菜失踪,10年后女儿打车上班,发现是妈妈的爱车

今天说故事
2025-07-02 17:31:55
存500万就退休!斗鱼一姐自曝不会结婚:男人都只是馋我身子

存500万就退休!斗鱼一姐自曝不会结婚:男人都只是馋我身子

电竞瓜皮
2025-06-26 01:39:46
内塔尼亚胡亲口承认:中国二战给予特殊援助,震撼真相大揭秘!

内塔尼亚胡亲口承认:中国二战给予特殊援助,震撼真相大揭秘!

文史旺旺旺
2025-07-10 20:57:41
逼走陈忠和,打压刘国梁,排挤郎平,89岁“体坛恶人”如今怎样

逼走陈忠和,打压刘国梁,排挤郎平,89岁“体坛恶人”如今怎样

八斗小先生
2025-06-24 16:27:02
相声界乌烟瘴气,冯巩为什么不出手?姜昆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相声界乌烟瘴气,冯巩为什么不出手?姜昆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7-04 00:28:32
全国大江大河那么多,汉江水都快被掏空了,为何调水还如此频繁?

全国大江大河那么多,汉江水都快被掏空了,为何调水还如此频繁?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7-13 17:14:31
2025-07-15 08:52:49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对欧洲的看法倒是挺一致 都认为其无关紧要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对欧洲的看法倒是挺一致 都认为其无关紧要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科技要闻

高调挖人后,扎克伯格又出重拳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家居要闻

悦己环境 艺术融入生活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乌军:史上首次 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