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18:13:05 来源: 凤翔教育

陕西
举报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考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科、理科学科组合,对选择学科组合有了更多的选项,这个情况不禁让家长和学生踌躇到底该选个什么样的组合呢?本文整理了选科组合相关的介绍和分析为大家做以解读,以供参考。
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能力各有侧重,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因为知识体系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学习跨度大,所以,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不具备这种特点的考生,一点要慎选。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物化生组合是传统的“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大,理科优势显著,在新高考模式下依然保持热度,但该组合优生较多,竞争较大。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物生政组合专业覆盖面有所下降,但经济类、管理类、农学类、医学等专业仍选择之列,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物生地的组合三个科目之间关联度较高,整体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化学成绩不佳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化学、政治都是在文科内相对占优势的学科。从专业选择来看,化学的多选择性唯体现在文物保护技术及药学类、护理学类的4个专业;政治的优势则体现在了32个相关专业,以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和公安类专业为主。这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历史-化学-地理与历史-生物-地理,两个选科组合在专业选择上差别不大,分数是王道,建议考生从自身成绩做考量。化学、生物作为传统理科,优势还在,成绩尚且不错的考生建议选择。如果考生有意报考农学的园林专业,生物是必选。这个组合适合文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化学与生物的结合,从学科思维角度来说跨度不大,思维转换较小,但失去了政治的优势,尤其在提前批报考中没有太大的选择权。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也适合选择该组合。这个组合适合物理不擅长、政治不喜欢,或擅长以记忆为主,动手能力强,文字表达好的学生,学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竞争非常激烈,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历史-化学-地理与历史-生物-地理,两个选科组合在专业选择上差别不大,分数是王道,建议考生从自身成绩做考量。地理虽然是传统文科属性的学科,但号称是文科中的理科,学生可以根据现阶段的成绩及提升空间在地理、化学、生物之间进行选择。这种组合更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气象、地图测绘、城市规划、水利水电、酒店管理、旅游、地质勘探、资源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1)分数。分数是权衡学科基础的最直观的数据,历次考试平均得分较高,就说明该学科的基础较好。(2)排名。由于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赋分分数取决于名次,因此排名是衡量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高一、高二的排名参考班级或学校排名,高三模拟考试后,参考全市乃至全省的统考排名。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其参考价值越大。(3)知识掌握程度。可以根据平时学习情况或试卷分析,从各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或正确率来看,知识掌握得越全面,学科基础越牢固。提升空间是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或许基础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后超过其他人。(1)学科潜力。潜力即为表现出的能力。一名学生的学科潜力是很难直观判断的,只能通过对错题题型的统计,进行模糊判断,比如错题集中在选择题还是大题。(2)学科能力。学科能力即学科核心素养怎么判断?只能从平时练习和试卷中判断。错题主要因为基础知识点含糊,还是这道题的思考逻辑想不出来、想不明白。补基础易,补思维难。(3)学习习惯。不同的学习习惯应对不同学科,其学习效率也是不一样的。日常学习,你是喜欢读和背,还是算和练?有的学生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有时候,自己学得好的优势学科,未必是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科目。建议可以借助兴趣职业测试,帮助自己更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兴趣倾向。对于新高考改革实施地区,各大学会发布各专业关于科目选择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选择了必选科目,高考时才能填报该专业。有的专业不限选考科目,有的专业要求必须选考某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两门科目中任选一门,还有的专业要求考生某两门科目均须选考。【图/文:王新林】

本文来源: 凤翔教育
责任编辑:
赵艳_baoji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