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紧急扩散!来陕返陕出行政策有变化

0
分享至

西安北站

进站

离市凭陕西一码通绿码正常出行,不需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出站

1.省内(行程卡只有省内)到达的旅客直接出站。

2.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来返人员,居家隔离7天。

3.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来返人员,实施3天2检(3日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在24小时以上)。

4.未发生疫情省份的来返人员实施落地检测1次核酸后自由通行。

5.省内人员跨市流动时,无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6.出站旅客填报“返安报”抵市登记信息(后台查验行程卡、陕西一码通、48小时内核酸)生成通行码,凭通行码色分类通行。

宝鸡南站

进站

查验陕西一码通,测温。

出站

1.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在入陕第一关口进行"点对点"闭环转运至目的地后,落实“7+7”管控措施。

2.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来陕返陕人员,在入陕第一关口进行"点对点"闭环转运至目的地后,落实7天居家医学观察。

3.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以外的来陕返陕人员,全部落实"3天2检"措施,实行“灰码”管理。

4.省内无中高风险地区且7天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的县

(市、区)人员,在省内跨市流动时,无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渭南站

进站

测温、查验陕西一码通、行程码。进京旅客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为绿码,方可进站乘车。进疆的旅客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站乘车。

出站

1.对所有省外来渭返渭人员落实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陕西一码通”健康码、场所码等措施,落地后进行一次核酸采样,严格执行“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措施。

2.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来渭返渭人员,在入渭第一关口进行“点对点”闭环转运至目的地。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渭返渭人员,落实“7+7”管控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医学观察);对中高风险区所在区县(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的来渭返渭人员,落实7天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开展3次核酸检测(第1、3、7)。

3.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以外的来渭返渭人员,全部落实“3天2检”措施,实行“灰码”管理。

4.省内无中高风险地区且7天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人员,在省内跨市流动时,无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应提醒其落实目的地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

5.所有来返人员应当扫场所码通行。

渭南北站

进站

须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为绿码,测体温正常,方可进站乘车。

出站

一、对有疫情省份来返人员,须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或住宿场所等报备,在陕西一码通提前完成信息预填报登记,入陕后主动配合落实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坚决杜绝不扫码行为,不得瞒报、谎报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根据人员风险类别分类落实管控措施。

二、对所有省外来返人员落实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陕西一码通健康码及场所码等措施,落地后进行一次核酸采样,严格执行“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措施。

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来返人员,在落地第一关口进行“点对点”闭环转运至目的地。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实“7+7”管控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医学观察);对中高风险区所在区县(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的来陕返陕人员,落实7天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开展3次核酸检测(第1、3、7)。

四、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以外的来返陕人员,全部落实“3天2检”措施,实行“灰码”管理。

五、省内无中高风险地区且7天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人员,在省内跨市流动时,无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应提醒其落实目的地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

六、所有来返渭人员应当扫高铁渭南北站场所码出站。

榆林站

进站

1、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带*的需要提供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

2、绿码通行,黄码、红码报地方处置。

出站

1.对有疫情省份来陕返陕人员, 须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或住宿场所等报备,在陕西一码通提前完成信息预填报登记,入陕后主动配合落实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对所有省外来陕返陕人员落实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陕西一码通健康码、场所码等措施,落地后进行一次核酸采样。

3.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来陕返陕人员,在入陕第一关口进行“点对点”闭环转运至目的地。对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 落实 " 7+ 7" 管控措施( 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7天居家医学观察),对中高风险区所在区县( 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的来陕返陕人员, 落实7天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开展3次核酸检测( 第1、3、7 ) 。

4.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以外的来陕返陕人员,全部落实“3天2检”措施,实行“灰码”管理。

温馨提示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
各站出行政策随时变更
请以当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为准
出行前及时了解出发地和目的地
疫情防控政策
合理安排行程
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
乘坐火车出行
请戴好口罩、勤洗手、少走动
听从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的引导
平安健康出行
编辑 / 李晨阳
编审 / 董鸿祥
来源 / 陕西都市快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脆皮先生
2025-10-29 20:37:04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衍月
2025-11-17 16:54:11
奇迹!广东女子的手机落在新疆乱石堆,3年后竟被人跨越5000公里送还,双方当事人发声

奇迹!广东女子的手机落在新疆乱石堆,3年后竟被人跨越5000公里送还,双方当事人发声

极目新闻
2025-11-17 22:42:00
贵州一危桥被拆,百余名学生过河上学成难题,村民众筹搭便桥,钱有了为何迟迟不动工?

贵州一危桥被拆,百余名学生过河上学成难题,村民众筹搭便桥,钱有了为何迟迟不动工?

极目新闻
2025-11-18 22:26:59
小米这次太懂带娃人:澎湃 OS3 更新后,手机给娃再也不慌了

小米这次太懂带娃人:澎湃 OS3 更新后,手机给娃再也不慌了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18 13:34:29
一个人城府深到可怕的10种表现(想要保护自己,必修城府心)

一个人城府深到可怕的10种表现(想要保护自己,必修城府心)

诗词中国
2025-11-16 19:43:12
一女子捡到玉手镯卖了二十万,半年后,发现玉手镯在丈夫的包里

一女子捡到玉手镯卖了二十万,半年后,发现玉手镯在丈夫的包里

阿天爱旅行
2025-11-18 11:20:18
特朗普声称:“这太丢脸了”!

特朗普声称:“这太丢脸了”!

占豪
2025-11-19 02:31:49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娱乐圈圈圆
2025-11-17 20:41:24
太狠了!苏州一工厂对员工连续工作1天1夜,发文奖励600元引争议

太狠了!苏州一工厂对员工连续工作1天1夜,发文奖励600元引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1-18 13:25:04
全运会后,张籽萱范泊宁李涵宇或升一队!江苏女排继续刮青春风暴

全运会后,张籽萱范泊宁李涵宇或升一队!江苏女排继续刮青春风暴

金毛爱女排
2025-11-19 00:00:03
江苏女排不败金身何时打破?山东冲击历史首冠,扬长避短是关键

江苏女排不败金身何时打破?山东冲击历史首冠,扬长避短是关键

排球黄金眼
2025-11-19 02:47:20
安徽一对夫妻杀人后潜逃20年,各自另组家庭,谁料,妻子成公司高管丈夫成大老板

安徽一对夫妻杀人后潜逃20年,各自另组家庭,谁料,妻子成公司高管丈夫成大老板

LULU生活家
2025-11-06 18:29:11
事情闹大了!日本驻澳大使对中国撂狠话:再不收手就是对日本宣战

事情闹大了!日本驻澳大使对中国撂狠话:再不收手就是对日本宣战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7 18:48:32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华人星光
2025-11-16 13:19:17
强烈反对网友对宁波妇儿医院陈某某的网爆

强烈反对网友对宁波妇儿医院陈某某的网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14:51:59
研究发现:常年吃降糖药的人,到70岁后,很多都面临6种健康困扰

研究发现:常年吃降糖药的人,到70岁后,很多都面临6种健康困扰

白宸侃片
2025-11-16 11:31:14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6 23:37:25
郑丽文怒批赖清德:对日言论回应是“火上浇油”

郑丽文怒批赖清德:对日言论回应是“火上浇油”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8 11:56:15
爆冷6连败!新赛季最失望球队,三巨头成摆设,你们真该解散了

爆冷6连败!新赛季最失望球队,三巨头成摆设,你们真该解散了

篮球扫地僧
2025-11-18 12:46:34
2025-11-19 06:11:00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程晓玥展示大肚子,二胎4个多月就显怀,孕中期胃口大开才92斤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手机要闻

骁龙8 Gen5处理器跑分首曝:多核超越骁龙8至尊版,是否值得期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