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及高分辨率B超的临床应用,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甲状腺癌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分化型甲状腺癌,又称DTC(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占90%以上,手术患者亦明显增多,术后管理是摆在临床医生及患者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术后管理
No.1
术后长期饮食管理
对于单侧腺叶切除的患者,由于保留了对侧甲状腺腺体,术后长期饮食需要平衡碘的摄入 。
一般建议少吃海带、紫菜、海苔等植物性藻类海产品;而对于动物性海产品,如海参、带鱼等等,并不做硬性的要求。实际上,动物性海产品的含碘量并非很高。对于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反而基本没有任何的忌讳。因为甲状腺腺体已经全部切除,食物对于甲状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牛羊肉、排骨汤、海鲜、辣椒等等常见的食物,都是可以食用的。
No.2
术后必须进行TSH(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目的是一方面纠正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另一方面主要是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生长,降低DTC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一样,细胞表面都有TSH的受体表达。因此分化型甲状腺癌受TSH的刺激而生长,如果能将TSH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术后应及时给予TSH抑制治疗。
推荐设立个体化的TSH抑制治疗目标,基于DTC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风险双评估,设立个体化治疗目标。
高危DTC患者术后TSH抑制到<0.1mU/L时,肿瘤复发,转移显著降低,低危DTC患者术后TSH抑制到0.1~0.5mU/L时即可明显改善总体预后,而进一步抑制到<0.1mU/L时只会增加副作用而不会改善预后。TSH抑制治疗副作用是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会造成亚临床甲亢,长期TSH抑制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心肌缺血(尤其在老年患者),引发或加重心率紊乱(特别是房颤),导致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高。TSH抑制的另一副作用是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严重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牙齿脱落等。TSH抑制治疗的最佳目标值是即能降低DTC的复发、转移,又能减少外源性亚临床甲亢导致的副作用。
对于个体来说,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评估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副作用风险度,必须在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下达到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DTC术后复发危险度分为低、中、高危3层
TSH抑制治疗副作用风险同样分为低、中、高危3层。
DTC术后TSH抑制治疗期限分为初治期和随访期,初治期为术后1年内,随访期在复发低危组为5~10年,中高危组为终身。基于双风险评估的DTC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目标:
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风险为中高危层次者,应个体化抑制TSH至接近目标值的最大耐受程度,予以动态调整,同时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对于个体而言,TSH抑制治疗目标值的实现需要通过边补充优甲乐边检测TSH来逐步达到,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优甲乐的起始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伴发疾病情况以及甲状腺切除范围而定。在全甲状腺切除时,年轻患者直接启用1.5~2.5μg/kg/天,50岁以上,如没有心脏病及相关倾向,初始剂量为50μg/天,如患者有冠心病或其他高危因素,初始剂量为12.5~25μg/天,并且缓慢加量,需要的调整期长,并且需要严密监测心脏情况。对于切除甲状腺一侧叶及峡部患者需相应减少,可按照体积比率估算。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剂量调整阶段,每4周左右测定TSH,达标后1年内每2-3个月测定一次,达标后1-2年内每3-6个月测定,2-5年内每6-12个月测定一次。优甲乐最好早餐前1小时一次性服用全天量,如有漏服,应服用双倍剂量,直到补足全部漏服剂量。部分病人需要根据冬夏季节TSH水平的变化调整优甲乐用量,冬天需加量,夏天要减量。服药期间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一段时间。与维生素、滋补品间隔1小时,与含铁、钙食物或药物间隔2小时,与奶、豆类食品间隔4小时,与消胆胺或降脂树脂间隔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