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陕西 > 正文

高血压九大误区!这些错误不能犯!

0
分享至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高达2.45亿,但治疗率只有30.5%,控制率仅为11.2%。关于高血压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误区一

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

每天摄入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

每天摄入6克以上钠盐,血容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血压,特别是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明显升高。

如果家人坚持“重口味”,高血压患者限盐就成了一句空话。

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冠心病及卒中风险增加20%-30%。如果不戒烟,家人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误区二

正常血压概念不清

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血压水平120-139 mmHg/80-89 mmHg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当血压≥120/80 mmHg,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即诊断为夜间高血压。

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仍超过140/90 mmHg,就应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误区三

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

第一,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

虽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第二,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

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第三,对症治疗药,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

有些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使用西药、中药、保健仪器也可以缓解,但绝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

误区四

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舒张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

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 mmHg(收缩压降低10 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

第三,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只用一种降压药,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了,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了。

误区五

降压药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不是降压药。

第一,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本身对身体的损害。

第二,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但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不良反应。

有些人担心降压药副作用,是因为知识欠缺。有些人故意渲染夸大降压药副作用,是为了卖保健品,这是无德。

误区六

开始不能用好药

经济许可时,优先用“好药”。

第一,选择长效降压药。

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3次的降压药。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2次的降压药。

同类药物中,选择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不仅依从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包括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能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遵医嘱用药。

误区七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

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品种。

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能耐受。了解降压药副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药。

误区八

血压降到正常后,

隔天吃一次降压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 mmHg就算正常了。

其实,即便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

已经证明血压大幅波动可加剧靶器官损伤。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与高血压一样有害。

误区九

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

1.监测用药方案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如果血压≥135/85 mmHg,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检査靶器官损害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行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钾、钠、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等。

健康顺口溜

炒菜油盐少放点,青菜水果多吃点

戒烟限酒自觉点,体重腰围控制点

伸腰伸腿勤动点,精神愉快放松点

血压心率常测点,勤看医生定时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美谈判结束!贸易协定已签署!特朗普宣布妥协?结果利好中国?

中美谈判结束!贸易协定已签署!特朗普宣布妥协?结果利好中国?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2 10:14:13
随着巴萨4-3皇马,产生了5大不可思议+3个不争事实,诞生全场MVP

随着巴萨4-3皇马,产生了5大不可思议+3个不争事实,诞生全场MVP

侃球熊弟
2025-05-12 00:36:29
约基奇谈SGA:他今晚打得很棒 我们没有给布劳恩和威少提供帮助

约基奇谈SGA:他今晚打得很棒 我们没有给布劳恩和威少提供帮助

直播吧
2025-05-12 08:21:21
惠州市对两起事故挂牌督办,共造成3人死亡

惠州市对两起事故挂牌督办,共造成3人死亡

中国基建报
2025-05-12 12:06:13
到七十,最高级的活法不是旅游,而是坚持这3个冷习惯

到七十,最高级的活法不是旅游,而是坚持这3个冷习惯

烟台秀姐
2025-05-09 12:18:54
川大的新瓜

川大的新瓜

妮妮玩不够
2025-05-09 17:29:33
随着阿森纳2-2逼平利物浦,名嘴詹俊赛后点评,真是句句在理!

随着阿森纳2-2逼平利物浦,名嘴詹俊赛后点评,真是句句在理!

田先生篮球
2025-05-12 05:52:34
⚡雷霆成首支在季后赛命中率低于36%且送对手36+罚球取胜的球队

⚡雷霆成首支在季后赛命中率低于36%且送对手36+罚球取胜的球队

雷速体育
2025-05-12 08:42:36
看脚趾就知道孩子好不好带?“反骨甲”宝宝是犟种,还是真聪明

看脚趾就知道孩子好不好带?“反骨甲”宝宝是犟种,还是真聪明

咩小胖育儿
2025-05-11 10:30:10
把接力棒交给00后新秀他们只会创造奇迹 中国男女4X100米晋级东京

把接力棒交给00后新秀他们只会创造奇迹 中国男女4X100米晋级东京

劲爆体坛
2025-05-11 21:34:11
美众院全票通过法案,撕毁联合国决议:拒绝承认台湾地区属于中国

美众院全票通过法案,撕毁联合国决议:拒绝承认台湾地区属于中国

boss外传
2025-05-11 11:10:03
太尴尬!婚礼马上开始,婚庆公司把台子拆了,起因竟与新郎有关…

太尴尬!婚礼马上开始,婚庆公司把台子拆了,起因竟与新郎有关…

火山诗话
2025-05-12 05:53:20
冯绍峰亲子运动会!5岁儿子正面照首曝光,圆头圆脑迷你版赵丽颖

冯绍峰亲子运动会!5岁儿子正面照首曝光,圆头圆脑迷你版赵丽颖

扒星人
2025-05-11 22:26:13
15岁江苏天才少年梁运卓去世!奖状铺满床,妈妈在学校旁喃喃自语

15岁江苏天才少年梁运卓去世!奖状铺满床,妈妈在学校旁喃喃自语

果娱
2025-05-11 15:02:01
网友们证实了国内美术界的一个内幕

网友们证实了国内美术界的一个内幕

清晖有墨
2025-05-11 11:12:32
孩子能不能考985、211,其实小学就能看出来了

孩子能不能考985、211,其实小学就能看出来了

浩源的妈妈
2025-05-11 05:20:07
我勤俭生活50年,买个榴莲被儿子指责“不配”,直接断供后他慌了

我勤俭生活50年,买个榴莲被儿子指责“不配”,直接断供后他慌了

二十一号故事铺
2025-04-28 22:20:04
5月11日俄乌最新:最后通牒

5月11日俄乌最新:最后通牒

西楼饮月
2025-05-11 19:10:59
六大国有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调整:2025年5月,全新存款利率利息表

六大国有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调整:2025年5月,全新存款利率利息表

锤不倒的拖油瓶
2025-05-12 05:29:02
官方解释:马瑟林握拳击打亨特胸骨为过度接触 因此吹罚二级恶意

官方解释:马瑟林握拳击打亨特胸骨为过度接触 因此吹罚二级恶意

直播吧
2025-05-12 12:05:20
2025-05-12 12:19:00

头条要闻

李小萌重返北川县:汶川地震时碰到的朱大爷已去世多年

头条要闻

李小萌重返北川县:汶川地震时碰到的朱大爷已去世多年

财经要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体育要闻

最热闹的国家德比,除了防守什么都有

娱乐要闻

金秀贤卷入海带女人事件 形势再升级

科技要闻

硅谷罕见承认:谷歌搜索、iPhone等终将退场

汽车要闻

大众纯电版GTI采用后置后驱 动力更加激进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本地
旅游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中等成绩的学生,看到这道题目,为何迟迟不下笔呢

爆Switch2芯片早在2021年就流片!NS2至少延迟了2-3年才推出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泽连斯基: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