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口直逼4000万
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总体来说,人口仍在增长,人才奔向南方。值得关注的是人口萎缩省份扩大为6个,黑龙江甚至减少了六百多万人口。
然而,陕西人口仍旧稳步增长:陕西常住人口总量逼近四千万,西安占了三分之一;陕西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2.79%上升到了2.8%;男女比例相对于全国指数来说相对平衡;少年儿童人口在生育政策刺激下微涨。
这十年来,人口的增长从侧面体现出城市的硬实力,除了肉眼可见的日新月异的交通、城市发展变化,其实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人才流动,则更进一步的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城市间“抢人大战”进行地如火如荼,但人口增速的放缓也让我们看到,抢人,不仅是人才数量上的增长,更意味着就业、消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考验。
西安站在西部地区的前排,如何在“人才红利”方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人人都想留下来的“快乐星球”。
图/腾讯新闻
落子“抢人大战” 落实“稳就业”
2017年伊始,西安率先推出号称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以及“23条人才新政”,由此打响了全国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第一枪。过去几年,西安多次升级落户政策,力度全国之最。
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古城也通过多项改革、项目引进等方式重新映入大众视野。自此,疯狂涌入的人口,焦灼的“抢人大战”,隔三差五的项目轰炸,让西安活了过来。
图/大秦网
人才进来了,西安为了稳就业,工作也没少干。每个季度,各个区域各个级别的招聘会如火如荼,无论是给常态化就业所提供的服务,还是各类就业创业的惠民政策纷至沓来。
2020年全市累计有8.2万人享受各类就业创业政策,累计就业补助金5.7亿元,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142.49亿元。
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社会招聘,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西安落实到每一个人,千方百计保住“家人们”的饭碗。
图/西安新闻网
宝藏高校林立 义务教育紧跟
高学历人才和优秀企业来到西安,很大程度上是依托西安的多所高校吸引。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核心区,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西安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三所顶尖理科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扎根古都,为西北乃至全国工业化输送大量人才;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西安土著高校培养了大批文理农师人才。还有很多专业翘楚的高校例如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
图/新浪微博
回顾过去的引才政策,西安一直对“高层次人才”青睐有加。如今,亟需突破人口增长缓慢的“瓶颈”,被誉为“高教之城”的西安,随着高精尖人才的落户,高新企业的入驻,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西安。西安也不再仅仅是“历史名城”,更是“未来新星”。
大学高校虽然集中,但城市边际的不断扩张,让义务教育一度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摇号小升初”、“重点学区房”,让80后的年轻家长一度“怀疑人生”。
但在2020年,西安宣布新增16.4万个学位,重点指向义务教育。2020年9月1日前,西安市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0所,新增学位16.4万个。幼儿园66所、小学71所、初中25所、高中8所。明年,西安将继续新建、扩建中小学,提供超十万的上学名额。
图/搜狐网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随着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
而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首先要增强人力资本。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将是中国新发展阶段收获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要保障。
相信西安将在优势政策的指引下,通过释放优质土地和人口引流,共同筑起“人口红利”的宏伟大厦。
部分文字来源:西安发布、荣耀西安网
编辑:逸之、VICKY